11
創新意念
現代都市發展,講求意念的創新,切忌盲目跟風。自從英國的工業革命後,這世代被稱為知識爆炸的世代,所有知識及創意都在短期間蜂湧而出,有什麼創意都早已被人想出來了,確實甚難再有新作。
1889年法國為迎接世界博覽會,巴黎落成了高324的艾菲爾鐵塔,從此展開了百多年觀光塔的比拼及斗高期。日本人以模彷性強居稱,1958於是建造了333米的東京鐵塔去超越它。1975有553米的多倫多塔。目前最高的觀光塔是東京天空樹的634米。至於2001年落成的澳門塔,也標榜它的高度是高於鐵塔的始祖巴黎艾菲爾,為338米。因為居於平地的城市沒有高山,所以要建高塔,一方面可作電視及各類電波發射用途,亦可作觀光用途。這與摩天大樓不同,不是用來作寫字樓、酒店或住宅的。
1994年的上海東方明珠塔也有468米,據說是最多人參觀的觀光塔,要排隊兩個小時才可登塔。皆因中國人口眾多。因為人流管制,所以一定要有人離開才可以讓下面的人登上。但到了塔上,最多半個小時,即使無人趕你也會自己走,因為排隊都排到累了,還哪裡有心情去欣賞壯麗的景色。而且上面地方淺窄,人頭涌涌,也沒有心情久留。如何解開這百多年來的死結?就必需要有創意,切忌跟風!──────看吧!!!
新加坡空中花園是將3座有一定距離的大廈,在高最層連接起來。它是全球最大的懸臂式設計。上面地方寬閣,可容納無邊際泳池、露天咖啡廳、餐廳、酒吧、健身室…..因此登高也無需久候,這樣在上面才有心情仔細欣賞大自然的景色。所以先前筆者推介可以在這裡做地理實驗,證明地球是圓的。這裡才有時間、空間及心情去讓你慢慢看著大洋船從水平線駛來,的而且確是先見桅杆後見船身。至於其他地方看到嗎?不是看不到,305米的雪梨塔是南半球最高的塔,可以看到水平線,但同樣是又累又人多,都不願逗留太長時間的。


新加坡空中花園
城市發展又或旅遊業發展都必需要有創意。人家建了高塔你就和它斗高;人家建了海洋公園你和它斗大,這樣是沒有意義的。斗高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當眾人向天空發展時它就向橫,才可以在百多年的比拼中突破,因此空中花園的總面積大於各國著名觀光塔之總和,解決了他們不解決之難題;新加坡不愧是黃金東方之珠。
12
旅遊業
說到旅遊業,這兩個小島真的各自有精彩。也難以評價誰勝誰負。旅遊業乃無煙工業,最適合資源貧乏的小地方法發展。即如果沒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如壯麗的瀑布或大溶洞等,就需要靠自我增值,即靠城市本身之有形或無形魅力去吸引遊客了。
若說人造設施如大型主題公園,到底是新加坡先還是香港先有?他們在濱海灣,即漁尾獅附近就已有一小島叫聖陶沙,面積與香港的長洲差不多。十分靠近市區,本來就已是一個旅遊消閒地點。1974年建成吊車系統開始全面發展旅遊業。香港海洋公園則於1977年才開幕,但2012年獲得全球最佳主題公園大獎。聖陶沙不是主題公園而只是一個海島,本身已有水族館、博物館及音樂噴水池泉等設施。2007年才由馬來亞集團投資聖陶沙名勝世界包括賭場,但香港在80年代己流行公海賭船。
2005年香港迪斯尼開幕,但很快爆滿並禁止遊人進入,便即在上海加建迪斯尼;2011年新加坡主題公園環球影城始在聖陶沙開幕。1993年香港天壇大佛落成,為世界第2大青銅大佛,僅次於高雄佛光山。天壇大佛並供奉佛祖舍利子,可惜要離開3米距離觀看這小點;台灣日月潭則可以零距離觀看舍利子。香港虎豹別墅於1935年落成,2004年拆卸。新加坡虎豹別墅於1937年落成,今天仍免費開放。
除海洋公園外,香港還有另一項世界之最,就是2004年開始每晚的幻彩詠香江。這是全世界最大型的燈光音樂匯演,是維港兩岸的主要大廈都有參與;這風氣迅即傳遍全球。新加坡的濱海灣則有3項燈光秀,雖然面積較細小但較集中,而且每晚均有多場表演,更有像杭州西湖音樂噴泉在水中央加入。新加坡的燈光表演場雖然不及香江那麼壯觀,但說不定很多人較喜歡呢。但在旅遊業方面,香港尚有兩項世界之最,都是他們無法追得上的,日後再講。
13
航空業
新加坡航空業,確實有可圈可點之處。名義上新加坡共有5間航空公司,除新航外,有兩間廉航及一間全貨運都是她的子公司,另一間廉航是澳大利亞資本的,實際上傳統航空公司就唯我獨尊。而淡馬錫控股則持有56%新航的股分。航機機身正式漆上國旗,有需要時,在外地可視作新加坡的領土的延伸部份。
她的威水史如下:論資產總值,新航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以前的和諧超音速客機,她是亞洲唯一採用的公司。也有幾種著名的機種,新航是全球首次使用的,包括最大型的客機空巴A380,可直飛最長程的空巴A350,夢幻客機波音787-10(不是有問題的787MAX)。2018及2019年新航連續奪取世界最佳航空公司大獎,2019年則更有最佳機倉服務、最清潔之航空公司及最佳頭等倉(因為是獨立居室)獎。而航空地圖上的兩條最長不停站航線,也是由新航經營的,分別是新加坡至洛杉磯及紐約。
最佳航空公司2019 Best Airlines 2019
大獎
Grand Award
其他分類獎項
Side Awards
1
新加坡航空
Singapore Airlines
最佳頭等艙 Best First Class
最清潔獎 Best Cleaning
最佳機倉服務 Best Inflight service
2
紐西蘭航空
Air New Zealand
最佳豪華經濟艙
Best Luxury Economy Class
3
澳大利亞航空
Qantas
最佳貴賓候機樓 Best VIP Lounge
最佳地區航空公司
Best District Airlines
4
卡達航空
Qatar Airways
最佳商務艙 Best Business Class
最佳機艙餐飲服務
Best inflight catering
5
維珍澳大利亞航空
Virgin Australia
最佳機組人員
Best Cabin Crew
6
阿聯航空
Emirates
最佳機上娛樂
Best Inflight Entertainment
中東最佳長途航空
Best Long Distance in Middle East
7
全日空
All Nippon Airways
8
長榮航空
EVA Air
亞太最佳長途航空
Best Long Distance in Asia Pacific
9
國泰航空
Cathay Pacific Airways
10
日本航空
Japan Airlines
筆者也要作出利益申報,本人並無持有新加坡航公司之股票。話說回來,雖然以上都是難得一見紀錄,但航空公司最重要的不是什麼服務或準時大獎,而是安全紀錄。也不是某年,而是要以成立來的飛行里數、班次及乘客量來計算的。10大之中第5是國泰,第6新航。這樣看來新航未算最佳,但仍在10大之內。這有什麼特別呢?當然有!且看台灣的華航安全紀錄甚差,1970年代至今共有9次空難及後他們說是像中了魔咒,每隔4年就準時有一次嚴重空難有數百人死亡的,分別是1994、1998及2002;在10大危險航空公司中得到第4,這個殿軍不要也罷。雖然曾邀請外國專家協助無用,最後邀請安全紀錄一向甚佳的新航入股10%。自此果然無嚴重空難,而華航客倉服務及後還得全球亞軍;真有天淵之別。此外1991新航發生空巴A310劫機事件,因燃油不足迫降樟宜機場,在最緊急關頭特種部隊以30秒時間攻入機倉,擊斃4名巴基斯坦恐怖份子,百多名乘客全部安全獲救。
香港的國泰航空,也曾數次獲得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大獎分別是2003,2005,2009及2014。但近年排名與香港國際機場一樣,不能再獨占鰲頭了。澳大利亞航空自1920成立以來,是最長時間無發生過死亡事件的主流航空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