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上半年就業人數銳減近13萬 被裁外籍員工高於獅城人

2020年09月17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17日訊)新加坡今年上半年就業人數銳減了12萬9100,是歷來最大的半年萎縮紀錄;上半年被裁員工總數達1萬1350人,超過了2003年沙斯期間的裁減人數。

人力部9月14日發布的第二季勞動市場報告也顯示,外籍就業人數減幅比本地人高出三個百分點,被裁退的外籍人士也比本地人來得多。

失業率在第二季度中有所上升,整體失業率從首季度的2.4%增加至6月份的2.8%,包括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在內的居民失業率增加0.5個百分點,達3.8%。公民失業率也增加0.5個百分點,達4.0%。

不過,隨著經濟活動在阻斷措施解封后逐步恢復,第二季度就業人數減幅放緩,減了10萬3500人,比較早前公布的預估數字12萬1800人少。就業人數不包括外籍幫傭。

新加坡今年上半年就業人數銳減了12萬9100,是歷來最大的半年萎縮紀錄。(檔案照)

由於早前在7月底公布的勞動市場預估數字只考慮4月及5月的數據,這意味著情況在阻斷措施解封后較為樂觀。

不過,第二季被裁人數有8130,比預估的6700人有所增加,是第一季被裁人數的2.5倍,但這數字仍比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時裁退的1萬2760人少。

工時縮短或暫時解約員工總數比上個季度激增20倍,達到8萬1720名。其中七成來自建築、非電子製造、餐飲、交通與儲藏以及行政支援服務五大領域。

人力部指出,這種削減人力成本的方式,以及政府的一系列「保工作」措施,或許成功幫助商家減少了裁員人數。

第二季按季度調整的職業空缺總數也下降至4萬2400個,是10年來新低;由於失業人數增加,每100名失業者競爭的就業機會也從71個減少至57個。

從就業機會來看,精密工程業是其中一個亮點,270多家公司今年4月以來提供了近1500個就業、實習和培訓的機會,其中八成屬於白領員工。

為了更迅速感應就業情況變化,人力部昨天宣布今後會公布每個月的失業率,今年7月的整體失業率為3.0%、居民和公民失業率分別為4.1%和4.3%,與今年6月相比增幅介於0.2至0.3個百分點。

分析:就業前景仍不樂觀

星展集團經濟師謝光威指出,他較早時預測整體失業率將達到3.6%,居民失業率則為4.2%,這個預測數字保持不變。「雖然阻斷措施逐步解除能讓一些經濟活動恢復,但政府的許多援助措施也將到期,下來第三、第四季度的就業人數減幅或許不會出現第二季度的極端情況,但前景仍然不樂觀。」

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特斯拉博士受訪時也說,餐飲和零售業在第三季度將從經濟活動重啟中受益,只要不會再有阻斷措施,這些工作也不會受影響,但與旅遊、航空等領域的工作有可能好幾年都不會恢復。

全國職工總會助理秘書長鄭德源在面簿貼文,鼓勵求職者將目光放得更遠,「求職者可以考慮轉換跑道,轉向新的增長領域,讓自己走上一條更堅實的職業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