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15日訊)新加坡自6月2日解除病毒阻斷措施以來,過去3個多月的社區病例保持在低水平,新國衛生部長顏金勇認為,新加坡人在病毒阻斷期間的配合,以及在解封后謹慎地逐步重啟活動,是壓平疫情曲線的關鍵。
新加坡是從4月7日至6月1日實行病毒阻斷措施,顏金勇指出,這8周星期成功把冠病的基本傳染數(簡稱R0)降至少過1,讓疫情基本受到控制。
「之前有很多潛藏病例沒有被發現,病毒阻斷期無形中把這些病例數字全部降低了。當阻斷期一結束,這些社區中的病例已經非常低,不容易上升。但如果一不小心出現幾個感染群,病例有了基線,你就會看到數字開始增加。」
顏金勇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談到,新加坡衛生部目前急需處理的棘手問題時說,控制新冠病毒疫情仍然是該部門的當前首要急務。
他說,即便阻斷期結束後,許多安全管理措施仍在實行,例如戴口罩等,這也無形中提高人們的警惕。
「你看我們街上的交通量還沒恢復以前的情景,說明大家仍在持續努力遵守措施,這跟阻斷期之前的情形很不一樣。」
顏金勇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跟人們的心態轉變有關。阻斷期之前,人們對疫情的警覺性還沒那麼高,但現在大家已經習慣了這些措施,也產生了一種危機感。
「他們明白疫情還沒過去,不能隨便行事,反而會問『這樣做可以嗎?那樣做可以嗎?』」
為避免第二波疫情暴發,新加坡在解除阻斷措施時並非一次過鬆綁,而是分三階段放寬。
6月2日開始的第一階段,主要允許更多關鍵且低風險的行業復工,學生也可分批回校上課;孩子可探訪父母或祖父母,但每次最多兩人。6月19日開始的第二階段,則允許不超過5人的聚會;實體零售店可重開,餐飲場所也可恢復堂食。
一些國家早前實行封鎖措施雖有好一段時間,卻在大範圍解封不久就出現病例回彈。顏金勇認為,這種「大規模開放」可能讓人覺得疫情已獲得解決而鬆懈,這也正是他在考慮第三階段解封期時最大的擔憂。
「一旦人們覺得『終於進入第三階段,可以回到疫情前的生活方式』,那就前功盡棄了。」
邁入第三階段解封期 仍有一段距離
隨著新加坡進入第二階段解封期已將近3個月,是否可能在明年初之前進入第三階段?顏金勇坦言,目前還有一段距離,因為這得視疫情整體發展而定。
「我們還有一些安全措施尚未完全實施,仍須進行調整。我們也在嘗試一些新措施,試行大型活動如展覽或研討會,看看能否有效採取安全措施。」
他重申,放寬措施必須漸進式地進行,不能操之過急。
「操之過急可能會得到反效果,到時可能又要再收緊措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