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震驚新加坡的碎屍案,竟在13年後的今天曝光了不為人知的細節。其中的內幕究竟如何?當年如此重大的碎屍慘案背後還隱藏著什麼?這篇文章即將同大家一起尋找其中的真相。

很多讀者可能並不知曉新加坡曾經發生過這樣的兇殺案,事情要追溯到13年前。
2005年6月16日,一名清潔工在加冷河邊上撿到了一個紙箱,本想像平日一樣清理掉,可是他發現這個紙箱異常沉重。打開之後赫然發現一個綠色透明塑膠袋。他將袋子提起來的同時,倒吸一口冷氣,裡面竟然裝著一個被肢解女性的下半身!他嚇得驚出一身冷汗,連忙把袋子丟回去並報了警。

圖為當場發現的綠色塑膠袋
當警察趕到後,立即封鎖附近所有場所,並立即展開了搜查。在多處搜查後,警方在距離第一個發現紙箱的地點200米處發現了另一個浸過水的紙箱。裡面裝著被肢解的從頸部到腰部的人體碎塊,也同樣被封在綠色塑膠袋裡。
經法醫鑑定,這兩截屍體沒有多餘的刀痕,切口十分完美以及平整,兇手的刀法乾脆利落。除此之外,這兩截人體是被仔細清洗過才被封入袋中的。將這些破碎的人體拼接以後,警方發現缺少了雙腳,和頭顱。

圖為劉紅梅的雙手
經過警方一整天的搜尋,並未找到缺失的頭顱與雙腳。在法律如此嚴苛的新加坡竟然發生了這樣一起驚天慘案,這一事件瞬間占據了新加坡各大媒體的新聞頭條。
同時群眾對此次案件的關注度也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頂峰,究竟是誰做出如此慘無人道的碎屍之舉,將受害人碎屍七段,沉屍河中?兇手對死者究竟有什麼深仇大恨?
在事情發生後12個小時,經過新加坡警方的全力搜查,死者的身份終於被調查清楚。死者名劉紅梅,當年僅22歲,正當妙齡,面容姣好,身材嬌小。
劉紅梅是一位外來務工人員,來自中國吉林省長春市的一個小鎮,背井離鄉來到新加坡打工,謀得一份操作員的工作。在新加坡工作一年多以來,她與姐姐同住,工作認真勤勉。

圖為劉紅梅
看到這裡人們不禁要問,這樣的一個女孩,是招惹到了什麼樣的人要將她碎屍萬段?最有可能的便是情殺,經調查,劉紅梅的上司梁少初,新加坡本地人。而劉紅梅便是梁少初的情婦,在公司擔任梁少初的助手並屢次升遷。本來二人的關係是絕對保密的,由於有一次梁少初在劉紅梅工作時從後面擁抱並親吻劉紅梅,而這一幕正好被同事撞見,兩人的關係再也瞞不住了。令人無法接受的是,梁少初已經有了妻子和三個孩子,劉紅梅和他屬於婚外情。

圖為梁少初
經過警方的拷問,梁少初供認不諱。然而這位殺人兇手竟敢於法庭之上欺騙法官,自稱與劉紅梅相約殉情,先由自己勒死劉紅梅自己再上吊自盡。但是當他看到劉紅梅的屍體的時候自己卻反悔了,便將劉紅梅的屍體肢解。
梁少初用大砍刀和木槌將屍體分成7塊:雙腳,雙腿,下身,上身和頭。分別裝進密封袋,分幾次搭乘各種公共運輸拋屍。他先騎自行車向東,將劉紅梅的衣物和雙腳丟進各處的垃圾桶。接著又搭車到河邊丟棄上半和下半身,這就是開始時清潔工所發現的屍塊。劉紅梅的頭被扔進河邊的垃圾桶。

劉紅梅生前照片
在案發兩天後,經過警方徹夜在布滿惡臭的垃圾堆翻找過後,找到了用報紙包裹著的劉紅梅的頭顱。殺人分屍隔天,梁少初若無其事地照常上班,此人的冷血令人唏噓不已。
然而梁少初在第二次開庭時忽然改了自己的口供,自稱他因為懼怕自己盜用了劉紅梅銀行卡中的2000新元,所以殺人滅口。但是大家並不相信梁少初的這一供詞,梁少初會為了區區2000新元殺人嗎?可是法官卻相信了。所以這筆錢成了殺人動機。最終梁少初被判絞刑,在2007年11月30日被絞死。

圖為兇手作案工具
而梁少初為何痛下殺手的真正原因,據群眾流傳的說法,劉紅梅在死前一直想要申請新加坡永久居民權,而梁少初和他原配十分恩愛,不會為了劉紅梅而離婚。
劉紅梅知道自己沒有機會了,在案發不久便開始和另一個年齡相仿的新加坡籍同事交往。也許是因為梁少初即不想和原配離婚,又不想和劉紅梅結束,於是在爭吵中一怒之下對劉紅梅痛下殺手。也可能梁少初蓄謀已久,所以在殺人之後可以如此縝密的進行計劃拋屍。
在13年後的今天,符儒成突然出現並站出來說出了當年關於此案他的難言之隱。曾被懷疑過是殺人兇手的符儒成曾經是劉紅梅的主管。當年符儒成的座位就在劉紅梅的旁邊,而符儒成在當時的幾位嫌疑人中年紀最小,與劉紅梅年紀最相近,被認為是最具備殺人動機的嫌疑人。

左為符儒成
而當時身邊人的誤解和竊竊私語也讓符儒成十分困擾。面對公眾的誤解,他卻接到了上頭的指示不得對外議論此事,符儒成只得三緘其口,忍氣吞聲。沒有機會為自己解釋也成為了符儒成的一個心結。
符儒成表示,當年案發後便有和劉紅梅相熟的員工說劉紅梅十分羨慕姐姐,也想嫁給本地男友。所以在案發前劉紅梅便有離開梁少初的打算,可梁少初覺得自己被劉紅梅背叛。

劉紅梅生前照片
符儒成接著爆料稱梁少初曾給劉紅梅2000新元供她學習英文課程,後來梁少初從劉紅梅的銀行卡中盜取2000元也是為了拿回曾在劉紅梅身上投入的錢。
符儒成回想當年自己被冤枉的那段時間,十分委屈,又對劉紅梅所遭遇的感到十分的悲痛。
「我也有女兒,而且年齡和外形都與劉紅梅相近,所以為人父母的我一想到劉紅梅死的那麼慘,我就不由自己地激動和生氣。」
「記得梁少初殺人後的隔天來上晚班時,手上還拿著一份報紙,看看自己的殺人行徑有沒有被發現。」
關於真正的殺人動機究竟是哪一個版本,誰也不得而知。死者已逝,殺人兇手也得到了自己的懲罰。有時天堂和地獄往往就在一念之間。諸如此類的案件每每都在警示著所有人,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不要涉身於危險的感情關係之中,有時最危險的可能往往就是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