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水清、地綠,這也許是普通民眾對於公園城市最直觀的需求。毫無疑問,生態環境質量是公園城市的底色 。
22日下午,首屆公園城市論壇——生態環境分論壇彙集中國、美國,新加坡三國的相關領域專家,一道分享聚焦「公園城市大美生境營造、綠色空間感知以及生態價值轉化」這個主題。現場,新加坡城市發展顧問還為公園城市建設贈送了八字箴言:遠見、協作、科學、意志。

生態環境分論壇
公園城市就是生態與形態的耦合
生態是前提
不論我們怎樣去解讀公園城市,如何解析公園城市的內涵,都無法繞過「真正支撐城市的持續發展」這一關鍵。在東南大學教授成玉寧看來,公園城市就是生態與形態的耦合,形態是本體,生態是前提。
成玉寧教授從業35年來一直從事風景園林和城市規劃建設工作,他認為城市生態環境當下面臨「如何實現生態環境與人工環境的相互平衡」「景觀生態單元如何塑造,實現人性化?」「如何在發展過程中,保證生態環境和人工環境各自的特徵」這三個癥結,需要共同面對,尋求解決方法。

成玉寧
對於城市的形態,成玉寧教授則認為過往的規劃絕大多數工作在聚焦形態,而今天研究城市的形態是在生態優先的前提下來統籌的通過形態通調城市的功能、城市的交通等等。
成玉寧教授認為,目前生態的屬性、空間的屬性、公共的屬性,這三大公園城市的基本屬性在天府新區都有很好的呈現。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公園城市化之路,必須把自己的本體認知清楚。」基於這樣的考慮,成玉寧教授建議在公園城市建設中要因地制宜,凸顯城市的自然空間格局,保護和優化自然本體,通過生態修復對舊有的城市大有可為。
同時,合理的利用海棉技術,完善城市的雨洪管理,以人為本,文綠交融,提升城市人文內涵,倡導循環經濟與綠色消費,「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願景,構築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形成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的大美城市的公園城市。」
助力公園城市建設
新加坡城市發展顧問開出「八字箴言」
眾所周知,新加坡有花園城市的美譽,而美國夏威夷州檀香山市則以舒適的氣候和美麗的海灘吸引著全球遊客,兩座城市如何理解公園城市這一概念?又將有哪些經驗分享?
「我來到成都感到非常的驚訝和非常的意外。」在生態環境分論壇上,美國檀香山市市政廳公園休閒部主任米歇爾·尼科達女士說,在成都召開的公園城市論壇對於未來城市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米歇爾·尼科達
她介紹,遍布全城的300多個公園、植物園,讓所有社區成員都能享受到這一價值,共同打造城市的公園,同時也為市民、遊客提供多種的、廉價的交通方式,「現在,我們正在努力把我們的各個公園打造的更加可達,用一系列的步道連接公園、海岸線,打造能夠10分鐘步行可達的公園。」同時,檀香山市還通過改造海灘排水體系等方式保護海洋資源,將廢玻璃循環利用補充沙灘等方式讓環境更美好。
在新加坡城市發展顧問中心顧問林振聰看來,在闡述公園城市時,提起城市有多少綠化、種了多少棵樹,都是比較表面的。
「我們總結出兩大內在支撐體系,也就是綜合總體規劃與發展,以及動態城市治理。」林振聰說,這一理念已經在天津生態城進行了實踐,將原來的鹽鹼地打造成了一個生態城。當然,新加坡從花園城市到花園裡的城市這個歷程,初期也碰到了很多問題,但從規劃理念來講,新加坡有園林綠化規劃總藍圖,同時也有多想打造花園裡的城市的各項措施。
林振聰總結新加坡成功的要素是良好的治理、良好的規劃和願景,以及政府的整體協作。現場,林振聰還送給建設公園城市的成都八字箴言:遠見、協作、科學、意志。
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 攝影記者 王紅強
編輯 陳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