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財政預算案的社會項目方面,支援弱勢群體的措施將是一大重點。由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教育部第二部長英蘭妮領導的跨部門工作小組「提升」(UPLIFT),對如何更好地援助弱勢家庭與孩子所提出的建議,也會是預算案中社會援助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英蘭妮昨天走訪設在聯華小學的童心學生託管中心(Big Heart Student Care)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每年財政預算案必定包含針對醫療保健、教育,及以年長者為對象等的社會項目,今年也不例外。「但我們今年會把如何援助弱勢群體作為一大關注點,而由我所領導的『提升』工作小組的建議將是有關措施的一部分。」
英蘭妮以教育預算為例指出,政府著眼教育的整體發展,會繼續確保國人有良好發展前景,但有一小部分國人因各種因素,儘管獲同等機會,卻無法充分把握這些契機,這也就是為什麼政府成立「提升」工作小組,並會在今年財政預算案的社會項目方面,給予弱勢群體特別的關注。
政府去年底成立「提升」工作小組,是為加強對弱勢家庭與孩子的支持,改善社會不平等,探討的課題包括如何幫弱勢家庭解決孩子長期缺課或輟學等問題、加強對家長的宣導及教育,及提升孩子學習動力。
英蘭妮說,她走訪學生託管中心,除了了解中心的運作,同時也為印證「提升」工作小組的一些想法,例如在支援弱勢孩童方面,所可能採取的一些措施,如在放學後為他們提供適當的學習環境、寓教於樂的學習項目,以及發動義工協助接送上下學等額外支援。

教育部將在國會裡辯論教育部的開支預算時,宣布「提升」工作小組的具體建議。
另一方面,自助團體學生託管有限公司過去三年在各小學成立了24所童心學生託管中心,目前服務超過3000名學生;截至去年12月,其中45%接受社會及家庭發展部的學生託管費援助。教育部兼人力部高級政務次長劉燕玲,是自助團體學生託管有限公司董事部主席。

童心學生託管中心明年增至30所
童心學生託管中心明年將增至30所,估計2023年能服務約6000名學。中心每月收費290元。符合家庭人均收入1000元或以下等條件的學生,可享有學生託管費援助計劃津貼。
劉燕玲說,自助團體已向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提出加強學生託管費援助津貼的建議,以給弱勢孩童更多支援。
設有校內學生託管中心的小學,目前有170所,占本地小學的九成。教育部目標是在2020年底前,在所有小學設學生託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