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國之後,從周日(10月24日)起,德國也將新加坡列為高風險地區。
德國政府表示,已完成接種者仍可從新加坡入境並免隔離,但在抵境前須上網站www.einreiseanmeldung.de登記。
此外,德國駐新加坡大使館表示,還未接種的12歲以下孩童入境後則得自我隔離五天。
這個兒童規定似乎對新加坡想去德國旅遊的家庭有影響,不過新加坡本地的旅遊團說暫時沒有攜帶兒童去旅遊的客戶。

相繼被德國美國「半拉黑」,這兩個國家卻恰好是和新加坡有「疫苗旅遊通道(VTL)」的國家。
前天的記者會上,王乙康表示這些風險警告,不會影響新加坡繼續跟其他國家商談開通更多VTL通道。
比如澳洲總理莫里森宣布,新加坡和澳洲兩國完成疫苗接種者免隔離旅遊的安排,預計下周能敲定了!
到時候新加坡的VTL通道國家將會再增加一個大國。


王乙康認為,風險警告都是暫時的:
「每個國家都經歷過疫情高峰期,大家都知道這是必經之路,到了某個階段疫情就會穩定下來,病例也會跟著下降。各國都希望能合作維持國家間的聯繫,以及人民間的往來,所以我不認為我們會因此停止合作,不再共同開啟接種者旅遊走廊。」
前天,新加坡宣布邊境新政
放更多國家人士入境
相比別的國家對新加坡的「防備」,新加坡的對外的態度越來越開放。
前天新加坡宣布對一大批東南亞國家放寬邊境限制,以前不讓進來的,現在可以進了。
從10月26日11時59分起,允許來自於印度、孟加拉國、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或者在過去14天到訪過這些國家的旅客入境新加坡或者在新加坡轉機。這些旅客入境後需要在指定設施隔離10天。
同樣時間起,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柬埔寨、越南、蒙古國、埃及、南非等國的疫情風險等級調整為第三級,允許曾到訪這些國家的旅客居家隔離7天。

(圖源:8視界)
我們看到,現在第二類和第三類國家的數量越來越多了,
不過為了降低從境外輸入的風險,所有來自第二、第三和第四類別國家和地區的旅客包括新加坡公民和PR,需要提供入境前48小時內進行的PCR檢測呈陰性的證明。
而只有中國(含港澳台)屬於第一類,不包括在內,可以只需抵境時做核酸檢測即可。
進一步開放很好理解,早前黃循財就提過,很多VTL國家疫情狀況比新加坡好。


(圖源:FB@黃循財)
現在東南亞很多以前比新加坡疫情糟糕的國家,現在都好起來……日增比例比新加坡還少。

(圖源:CNA)
新加坡感染率增長已經放緩 這種情況下會解封
前天在宣布新政的同時,新加坡抗疫工作小組也在發布會上表示,會繼續維持將目前的疫情穩定措施延長4周至11月21日的決定。
不過新加坡現在的感染率已經好多了,前天李顯龍總理在Facebook上特彆強調了這件事。


「今天,多部委抗疫工作小組宣布,如果每周的感染增長率降至1以下,一些防疫措施就可以放鬆。 每周感染增長率是過去一周的社區病例與之前一周的比率。如果該比率大於1,說明病例在增加。如果它小於1,說明病例在下降。如果它是1,那就意味著病例的數量或多或少是穩定的。
兩周前,該比率為1.5,意味著每兩周左右病例就會翻倍。現在,該比率已降至1.15,仍略高於1。(1.15的比率意味著案件每周增長15%,大約每個月翻一番)。
如果比率降到1以下,而我們的醫院和ICU情況保持穩定,我們可以放鬆一些措施。例如同一家庭中完全接種疫苗的家庭成員可以在餐飲店一起用餐,最多五人一組,部分團隊運動和學校活動也可以在適當的防疫措施下恢復。」

李顯龍同時也說自己收到了很多反饋,有反對限制措施的,有擔心開放太快的。他認為新加坡必須平衡兩者:
「你們中的許多人寫信表達了對這些限制的不滿,而其他人則表示擔心我們開放得太快了!我完全理解你們的感受。 這是一個漫長的旅程,持續的不確定性和干擾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艱難的。一些部門如餐飲業經歷了特別艱難的時期。
但是,我們既不能無限期地封鎖和停滯不前,也不能簡單地放手,讓事情發生。 我們必須走這條路,以達到與新冠安全共存的目的。我們希望以儘可能少的傷亡到達那裡。
同時,讓我們繼續盡我們的職責,履行社會責任。如果你得到了疫苗接種或加強劑量,請接受它。這將減少你得重病的機會,或需要ICU護理的機會。讓我們繼續保持安全,繼續共同努力。- 李顯龍」

(圖源:CNA)
在貼文中,李顯龍再次強調了新加坡和新冠共存的立場,但是希望以儘量少的傷亡來達到共存目標。
這可能就是為什麼新加坡的措施有時候看起來如此「糾結」,有松的一面,也有緊的一面。
一方面新加坡對確診病例越來越放鬆:
醫療流程不斷簡化,前天抗議小組宣布孕婦確診現在也在家居家康復。


目前新加坡居家康復的實時人數已經達到了17725人,創下新高。

而在前段舉行的一場會議中,一位來自衛生部的醫生向公眾公布了居家康復計劃實施至今,家庭內傳播率不足10%。
換句話理解就是仍有將近10%的人是被居家康復的同住者所感染……
這並不是一個小數目。

並且現在,密切接觸者(包括學校教職工學生)快速檢測呈陰性就可以不隔離自由活動等等。
另一方面,新加坡「嚴」的一面又體現在2人堂食、聚會的防疫限制還在。
不打疫苗的人限制越來越多,從不能進商場、景點、堂食,到明年不打疫苗不能回到公司。

(圖源:海峽時報)
還有網友拍到一些組屋區的所有電梯按鈕已重新噴上抗菌消毒塗層。
說明新加坡社區防疫還在進行著……

(圖源:FB網友)
種種政策看下來,新加坡確實與眾不同走著一條中庸路線,只是不知道這些措施,對降低病例是否有幫助, 新加坡日增病例已經連續多天病例保持在3000以上,始終沒有突破4000, 如果單看社區病例數字,最近5天有著下降的趨勢。

*每日新增社區病例

在前天的記者會上,黃循財表示假如新加坡的感染比率降到1以下,然後醫院和ICU情況保持穩定,就可以放鬆一些措施。

從衛生部公布的感染比率可以看,新加坡從10月中旬開始一直在1左右,10月18日還到過0.97,前天是1.14。
所以感染比率降到1以下不是一個很難達到的目標。
現在可能更多的是需要關心重症和ICU,還有病床占據的情況。

假如放寬措施,將從三方面進行:
1)考慮允許團隊運動恢復,如一個五人小組可和另一個五人小組踢足球或進行其他有肢體接觸的運動;

(示意圖)
2)考慮在學校和高等學府恢復更多活動;
3)將允許同住家庭成員在餐飲場所用餐,五人為頂限。

(圖源:海峽時報)
椰友們,你們怎麼看待外面的國家覺得新加坡危險,而新加坡內部仍在討論幾人堂食的做法。
你期待接下來的逐步解封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