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輪她一題一題寫小作文;
第三輪帶著她去拜託補習班關係比較好的老師,花時間排練一下面試問答,一些她覺得很難回答的問題,看老師有什麼建議;
第四輪是回家我跟她再度排練,這次我坐遠遠的讓她看不見,這樣她不會因為我是她媽就開始胡說八道。我不顧她的抗議,把她按在ipad鏡頭前錄製問答視頻,再回放自己觀察面試時候的表情、語氣、說話節奏停頓,觀察自己的各種小動作小毛病哪裡要改善。
現在回想起來,整個過程對於她最後的面試穩定發揮很有成效。她對於回答問題更有自信,也知道如何面對鏡頭不緊張,雖然最終這些幾十個題目被問到的屈指可數,但是她已經經歷了N遍迅速思考、反應和組織語言回答的訓練。還是那句話,結果不重要,關鍵這個訓練過程讓她有自信應對沒準備到的意外問題。
面試現場的情況
跟其他從傳統學術類領域硬核考試測試、實打實的學業成績比起來,她這個創新性的領域,面試更加測試軟實力。
大寶面試回來之後,跟我們描述了面試過程,完全像個商業競標活動:你得設計產品,推銷產品,團隊合作,最後還要考察演講技巧和應變能力。明年會有怎樣的主題不清楚,也可能又換了形式,畢竟這個領域就是看創意。
今年她那一組6個孩子組隊面試,題目是設計一個鉛筆盒,現場畫圖,所以要帶紙筆(突然覺得我娃學了幾年的繪畫還是用上了)。設計好了之後分成兩組討論各自的設計,討論選出一個項目斃掉別的,或者把幾個設計要素組合成一個新設計。
決定了之後,兩個小組PK,可以選一個代表介紹或者兩個人、三個人輪流介紹,推銷自己小組的最終設計。
針對個人的面試問題不多,就兩個問題:
一個是給現在學校引入一項新技術你選什麼。
一個是給自己的創意水平打分,為什麼打這個分。 大寶說,當時的確有孩子全程不想說話,怯場。
所以,面試訓練還是很有必要。我一直堅信沒有捷徑,只有不斷地練習,練習,熟能生巧。這是我個人的經驗, 越熟練才越有自信。畢竟我當初第一次當著上百人的面做演說,只有短短八分鐘,我在家練了七八遍,站到台上依舊小腿肚直打顫,不得不偷偷把腿抵在桌腿上努力制止顫抖。大人尚且如此,孩子更需要練習,做題如此,做事亦如此。

順便說兩句德明的STEM ,這個目前我們還沒收到結果。
這個第一輪是筆試,第二輪就是正常面試。筆試內容十分廣泛,但不像奧數奧科那樣有深度,更多是考察孩子各方面知識面。題目有數學、編程、科技資訊,涉及生物學知識、化學分子式等等。也有一些機智題,比如點蚊香計算時間的問題,這真的有點難,畢竟新加坡孩子大部分都沒見過蚊香。。。如果平時愛看科普讀物和科普節目會有幫助。
對於家長,我想說
以上,就是我家大寶參加DSA的整個過程。 從去年五年級中途,我開始多方收集信息,到今年5月開始申請,到8月做完最後一場面試。我十分投入的一步一步準備,跟孩子一起經歷、練習和成長。自嘲簡直又經歷了一遍大學畢業前做畢業設計,寫論文,投遞簡歷參加各種求職面試的過程。
必須說,很多內容對我自己也是大有益處,比如面試和演說技巧的學習和訓練。完成最後一輪面試後,我覺得十分輕鬆,像放下了一塊大石,於是天天帶著孩子去公園溜達玩耍,追鳥喂魚不去想考試,玩了一個多星期。先放鬆好了才能更好的前行。
最後,預祝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償所願進入理想的學校,也祝願所有的家長期望成真!再次感謝整個過程中給予了我們各種幫助和無私分享信息的朋友們!!

作者介紹:
Helen Hu,MOE scholar工科女, 做過電子工程師,為了娃上學「胡母三遷」,努力托舉不那麼熱愛讀書的娃。
想了解更多DSA相關信息 回復關鍵字,獲取資料
第一步: 轉發此文至朋友圈 *不可分組
第二步: 掃碼進「獅城辣媽」後台

第三步: 回復對話框 「DSA」 了解更多乾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