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25日報道據《日本經濟新聞》9月21日報道,新加坡出現了「撿跑熱」。在海邊幾乎每周都有集體撿拾垃圾的活動,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熱衷於邊跑步邊撿垃圾的運動。

報道稱,這個名為Plogging的運動起源於北歐,由Plocka(瑞典語「撿垃圾」)和Jogga(「慢跑」)合成而來。新加坡出現這一熱潮的背景是,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人們環保意識提高。現在也有企業開始藉此提升品牌形象。
報道稱,喜歡跑步的袁敏瑤(音)每周有3天會一邊跑步一邊撿拾路上的易拉罐和塑料瓶。「自己鍛鍊了,街道變乾淨了,而且對自然環境也有好處。真是一石三鳥。」她說。
報道稱,加入這種活動的人日益增多跟新冠疫情大有關係。「在嚴格實行限行令時期開始慢跑的人意識到,垃圾太多了。」一家健身相關企業的創始人史蒂芬·馮說。該公司在過去一年裡免費舉辦了十多場「撿跑」活動。他說:「年輕人覺得為環境做點什麼很『酷』。因為撿垃圾後會在社交網站上發帖,也能吸引周圍的人關注。」
報道稱,新加坡以美化街道為國策,會對亂扔垃圾的人處以罰款,歷來給人以乾淨整潔的印象。但也有人說,這並不是因為沒有亂扔垃圾的現象,而只是因為「政府動用了大量外國清潔工」。從讓別人撿垃圾到自己撿垃圾,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也體現了新加坡人對環境的危機感。
報道稱,根據新加坡大華銀行的調查,回答「為了下一代,將購買可持續性強商品」的新加坡受訪者比例在2021年達到39%,而2020年是31%。

來源: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