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
新加坡的貨幣為新加坡元(Singapore Dollar),簡稱「新元」。新元是可自由兌換貨幣。人民幣可以與新元直接結算。
外匯管理機構
新加坡本國的外匯管理分屬三大機構:金融管理局負責固定收入投資和外匯流動性管理,用於干預外匯市場和作為外匯督察機構發行貨幣;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負責外匯儲備的長期管理;淡馬錫控股利用外匯儲備投資國際金融和高科技產業以獲取高回報。
外匯資金管理
新加坡無外匯管制,資金可自由流入流出。外資企業在新加坡各大銀行,如星展銀行、大華銀行、華僑銀行等均可申請開立多幣種外匯帳戶。企業利潤匯出無限制也無特殊稅費。
中央銀行
新加坡未設中央銀行,金融管理局行使央行職能。
商業銀行
截至目前,新加坡共有商業銀行207家,其中本地銀行4 家,外資銀行203家。
新加坡本地主要銀行有:星展銀行、大華銀行、華僑銀行等。
中資銀行
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和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於2012年10月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頒發的特許全面銀行牌照。2013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為人民幣清算行。2020年12月8日,中國建設銀行新加坡分行獲特許全面銀行牌照。
保險公司
新加坡保險市場高度發達,市場主體眾多,外資保險公司將新加坡作為區域中心輻射東南亞。新加坡共有保險公司371家,包括 17家壽險公司、52家產險公司和9家綜合保險公司,還有44家再保公司、81家自保公司。另外,勞合社(亞洲)在新加坡設立了26家勞合社辛迪加。新加坡保險業擁有比較健全的行業協會組織體系,包括財產險行業協會、 壽險行業協會、再保險行業協會、保險經紀行業協會和代理人協會。
融資渠道
近年來,新加坡利率保持穩定,活期存款利率為0.09%,一年定期存 款利率為0.25%,基礎貸款利率為5.25%。
外資企業可向新加坡本地銀行、外資銀行或中資銀行、各類金融機構申請融資業務,並由銀行或金融機構審核批准。可申請的貸款和融資類型包括短期貸款、匯款融資、應收帳款融資、出口融資、分期付款等。申請銀行貸款,需提交申請者自身情況、申請者企業概況、營業計劃、盈利情況等必要材料。
證券市場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SGX,簡稱新交所)成立於1999年12月,由前新加坡股票交易所和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合併而成,2000年11月成為亞太地區第二家通過公開募股和私募配售方式上市的交易所,也是亞洲首家實現電子化及無場地交易的證券交易所。其業務包括股票與股票期權、憑單與備兌憑單、債券與抵押債券、托收票據、掛牌基金、掛牌房地產信託 基金及長、短期利率期貨與期權等。
截至2021年5月末,新交所共有上市企業688家,市值8991.4億新元。
只有符合《證券與期貨法》的規定,並經批准的交易所或經認可的市場運營機構可成立或運營證券市場。有意使其股票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無論是新加坡公司還是外國公司)有權選擇在主板或凱利板 (Catalist)上市。主板適合更成熟的公司,其准入和上市條件更高,如最低利潤和市場資本化水平。凱利板適合小型或發展迅速的公司,且與主板模式不同,公司需經保薦人通過首次公開發行批准上市。新加坡證券交易 所對於該等企業沒有最小額准入標準要求,而由保薦人決定上市申請者是否應予上市。房地產投資信託是新交所的特色產品。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主要的結算機構是中央托收私人有限公司,是一家經批准的結算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