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新加坡看抖音
我都得備著面巾紙

總是刷到這種
過年回家送驚喜的視頻
咱就是說分分鐘破防


以上視頻截圖來源:抖音
兒子開車500公里 把爺爺奶奶接來 沒告訴爸媽

奶奶還偷偷做了一桌子菜 不知情的老老爸吃了一口就說 「這餃子,吃出了你奶包的那味」

然後兒子就請出爺爺奶奶
老爸當場激動抱住二老
直接就哭了!

視頻來源抖音@小王宇 我和我老公在螢幕對面 也是看到抱頭哭 太想家了,也想給家人這樣的驚喜! 就連看個北方的狼族,都想哭 因為我一個北方的狼族 今年又得在熱帶 原!地!過!年!了!

欣媽發了一個朋友圈
「大家都多久沒回國了?」 炸出了許多故事

6年......8年......

真的是不算不知道
一算,自己都嚇一跳
這麼久沒回國了

我們也採訪了很多粉絲 大家都是一肚子的話想說 精選了一些,分享給大家
/

現在想回國過年,還來及嗎?
5年沒回家了,想憑著人就活一輩子的衝動,來一個說走就走的回家過年。
但...... 打開了防疫規定,看到了7天離境前隔離、天價機票、14+7入境隔離、數不清的核酸檢測次數; 看了看離不開的孩子,丟不下的小家; 想了想跟公司請這麼多天假的為難......
衝動瞬間變成了思念,深深壓在心底。
嗯,我的心中有了答案:現在想從新加坡想國過年,已經來不及了。

我家狗不認識我了
我,已經4年沒回家了,前幾天跟我家人視頻,我家狗子一直衝我叫。
OMG,太悲傷了,它不認識我了!!!!

我也想做個被人愛的孩子
因為帶著娃,疫情之後就沒回國過了,3年多吧。
這幾天都忙著辦年貨,買了乾果、買了肉乾、買了鳳梨酥; 準備好了春聯、孩子的燈籠......一切就緒。 接到了媽媽的電話,她對我說:「今年你是本命年,別忘了給自己買點紅色的新衣服。」
是啊,我給老公和兒子都買了,確實忘了自己。
好想回家,好想回到媽媽身邊。因為只有那樣,我才能變回那個有人愛的孩子。

我不叫Vivian,我叫陳薇薇
新加坡的朋友都叫我Vivian,網購留的名字是Vivian,預約飯店、工作卡、群名,都是Vivian......
有天做夢,我又回到了那個白雪覆蓋的小院子,有奶奶的燉菜和爺爺的狗,老人家看到我回來了,迎過來,「薇薇啊,你可回來了!」
夢醒了之後,我迷糊了好一陣,看到窗外的椰子樹。哦,我還在新加坡,我還是Vivian。
3年了,好想回家,好想再做一回陳薇薇!

接我媽過來過年
因為疫情和家庭的關係,2年沒回國。很想家,父母跟朋友都是牽絆。
過年準備接我媽媽過來團圓,但不知道是否趕得及在過年時候抵達新加坡,看ICA批證的速度了。
身邊很多朋友的父母,不願意現在過來,難得媽媽肯來,希望一切順利。

我們有3個娃,沒法一拖三
我叫小A,三寶媽,7年沒有回家了,之前家人還能輪流過來。
現在孩子小,先生在讀書,體虛不便一拖三回國。我想,只要人還在地球上,帶娃都是媽媽付出更多心血、時間和精力。
母親過世多年,父親逐年邁向衰老,也算獨居老人了。雖然姐妹多,也能就近多照顧,還是會挂念。
當家有學齡娃,過年回國基本上是奢望。也會想念國內的家人,親朋好友。
春節期間,我們會抽空和國內親友團通電話,拜年,帶孩子感受節日氣氛。必不可少的節目,當然就是吃團圓飯和看春晚,以前邊看邊吐槽哪個節目不行,現在看春晚好像是一種浩蕩的鄉愁和思鄉行為,哈哈哈!
同樣是三寶媽,寶媽S也有著差不多的答案。


我是爸爸,不能在孩子面前哭
我是二娃的寶爸,我都6年沒回國了,一開始是我考研,後來是孩子出生,然後就趕上了疫情。
但是我不能像孩子媽媽一樣,想家了就抹眼淚。畢竟,我是個父親,全家都需要依靠著我。
可是家中父母已老,我能不想念嗎?離家的時候,我還是個小伙子。就像歌里唱的那樣。
衣裳再添幾件 飯菜多吃幾口 出門在外沒有媽熬的小米粥 一會兒看看臉 一會兒摸摸手 一會兒又把囑咐的話 裝進兒的頭 如今要到了離開家的時候 才理解兒行千里母擔憂 千里的路呀我還一路沒走 就看見淚水在媽媽眼裡 媽媽眼裡流 媽媽眼裡流 沒想到這一走,轉眼我已經成為了父親,撐起了這個家。邊努力、邊奔波、邊想念、邊忍住想念。實在受不了了,就在衛生間偷偷哭成個傻子。
哭完了,振作起來。就像台灣作家龍應台在《目送》里寫道: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忘了所有人,她還記得我
疫情有多久,我就有多久沒有回國了。
原本,我的外公外婆身體就不好,一直就是臥床的狀態,這幾年情況越發不好了。外婆已經神志不清,甚至大小便失禁了。
她每次換衣服,都要全家出動,我媽和我舅抬著手臂,我姐抬著腰,還得有個人換。
老太太都不認識人了,就覺得這幫人圍著她,好像要害她。拳打腳踢的,我看我媽被打也很心疼,雖然老太太肯定打的不疼就是了。
可是,她跟我視頻的時候,有幾次還認出了我。心理挺難受的,多想回家,幫外婆親手換衣服啊.......

我沒有什麼可吐槽的
我4年沒回了,聽起來好像挺可憐的。 但是,我自己倒不覺得什麼,沒有疫情的前一年,我帶著孩子和老公在巴厘島過年的。雖然不比國內年味十足,但也是非常好的體驗和回憶。
我和我媽我爸不一樣,他們有兄弟姐妹,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我們這代人,人情就很淡。
不知道大家是怎麼樣?我們和堂表兄妹,就是個微信聊天的感情,有的在國外、有的在北上廣,幾年都見不到一次面。
老人平時接到新加坡,過年也沒覺得一定要回去團聚。比起大家的思鄉情切,我倒覺得沒什麼。

家人在哪,那就是家
8,9年沒回了吧,我和老婆的父母,都去世了。入籍之後,國內的房產都處理了,現在,只有新加坡有我們的家了。
剛開始的時候挺悲涼的,尤其是過年,無人團圓時。一般就是通個話,和國內還僅存的幾個親朋,聊聊一年怎麼過的,邀請他們疫情之後來走走。思念都化為一杯酒,下個肚又是新的一年。
不說了,兒子、兒媳今年來我家過年,我們得準備準備了。

人到中年,沒時間想家
5年沒回國了,感覺大家好像已經忘記了我,這可能是最難過的吧,就像動畫片《尋夢環遊記》裡面說的一樣,當沒有人記得你,你就真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