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調整的冠病防疫措施,加上逐日增加的上網購物挑戰,新加坡零售房地產2021年相對疲弱。
但在市區邊緣和郊區零售空間帶動下,2021年全年新加坡的零售空間使用率略微增加1.5%。
展望2022年,專家認為,郊區零售租金料將領漲,上揚幅度有望達到5%至10%。

去年市區邊緣郊區帶動
全島零售空間使用率增加
據戴玉祥產業諮詢公司季度報告,全島零售空間凈吸納量(net absorption)從2021年第二季度的15萬1000平方英尺,增加了一倍多,達到35萬5000平方英尺。
而且2021年全年零售空間使用率也增加1.5%,這主要是由市區邊緣和郊區的零售空間驅動。
市區邊緣和郊區的租金,全年上揚2.6%,相比之下,烏節路/史各士路的租金僅僅微漲0.1%,市區其他地方的租金甚至還下滑1.2%。
此外,市區邊緣/郊區的使用率,也在2021年第三季度微升0.2%,達到93.8%,這也是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連續第五個季度上揚。
加油站、電腦與電信設備、手錶及珠寶,在2021年第三季度環比取得最明顯增長。相較而言,光學產品和書籍、百貨商場虧損較為嚴重。
受疫情影響,餐飲業服務指數在2021年第三季度比前年同期大跌16.8%,但快餐業則相反,相比前一年同期增長12.6%,咖啡館、食閣及其他餐飲場所,與前一年同期相比則增加了5.7%。
郊區購物商場 今年料表現不錯
戴玉祥產業諮詢公司在季度報告中預計,郊區購物商場在2022年將延續出色表現。
緣於多年來形成的多元租戶組合,可以滿足附近社區需求,滿足鄰里日常需要,並且進一步吸引他們再次光顧商場。
隨著大眾對冠病成為地方性流行病觀念的進一步認可,2022年零售業將漸趨穩定。
「郊區零售租金料將上揚幅度最大,達到5%至10%;中央區以外的優質零售空間租金料也將在2022年復甦。」
儘管疫情仍不穩定,一些國際品牌卻在伺機擴大在新加坡市場的影響力,這其中餐飲品牌尤為如此。一些本地知名品牌也在疫情下逆流而上,擴大零售規模。
展望今年零售業走勢,戴玉祥產業諮詢公司認為,零售業的發展趨勢是企業數碼化以及採用全渠道零售方式等。
零售商將不斷進行自我完善,並打造網上影響力,從而使實體店和線上店鋪相得益彰。
購物商場則將會進一步調整多元化租戶結構,包括確保和吸引特色知名國際品牌入駐,以吸引更多民眾踏入商場消費。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