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南洋最牛的中國文人,應該就是他

2018年08月25日   •   9405次閱讀

郁達夫在當時新馬社會中的地位不是一般南下文人所可媲美的。他是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產生的傑出文學家,是魯迅的親密朋友,他在新馬以及南洋的時間雖然短暫如流星,其事跡曾被汙衊塗抹,其遺產或被泯滅,其光芒已然逝去,但其人格和精神,如同富春山水一般清澈,一般挺拔,一般奪目。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鄉賢郁達夫先生1938年12月底到達新加坡,1942年2月4日乘船離開新加坡去印尼諸島躲避日寇,1945年8月底在印尼小島遇害。此前,其母在富陽鄉下因日寇入侵而被餓死,其兄曼陀先生在上海被漢奸暗殺,一門忠烈,可敬可佩!

達夫先生在新加坡的三年零兩個月時間,事跡大致清楚,前賢均有回憶論述。惟時移世易,距離達夫先生離開新加坡已經七十有五年,許多遺蹟已經煙消雲散,不復存在;而和達夫先生有過交往的星馬友朋子弟也都「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了。

2016年5月10日,新加坡本地耆老李成義先生以95歲高齡過世,估計他可能是見過郁達夫的人中最後辭世的了。李成義是新加坡著名銀行家、華僑銀行創始人李光前的長子、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的女婿、被毛澤東譽為「華僑旗幟」的陳嘉庚的外孫。 學生時代的李成義曾經幫助外祖父陳嘉庚發起組織新加坡籌賑會的籌款[1]。 1939年,李成義赴美留學,他或許見到過郁達夫。

(李成義先生)

鑒於白髮宮女已不在, 筆者不憚重炒隔夜冷飯,從過去文獻中搜羅出達夫先生在新加坡的若干遺蹤,結合其詩文,略作討論辯駁,兼以實地探訪,冀或一窺鄉賢風采,而饗富春江、錢塘江鄉親,後來者或可按圖索驥,故作此文。

思鄉

1938年下半年, 郁達夫接受新加坡《星洲日報》聘請,擔任其副刊編輯。是年12月從福建乘船到香港,途徑菲律賓馬尼拉,於12月28日到達新加坡紅燈碼頭(圖1)。 紅燈碼頭即克里福碼頭 (Clifford Pier), 1933年建成,是南下華人移民登陸的第一站。碼頭當年掛滿了紅燈籠,所以華人稱之為紅燈碼頭。

圖1 紅燈碼頭

( 1920時代的哥烈碼頭)

郁達夫的同行者有妻子王映霞和兒子郁飛,暫居住於牛車水的南天旅店八號房。郁達夫 《星洲旅次有夢而作》,是剛到新加坡所作的詩,時間應該就是在居住南天旅店的時候。詩云:

錢塘江上聽鳴榔,衣夢依稀返故鄉。

醒後忽忘身是客,蠻歌似哭斷人腸。[2]

之所以斷定此文作於1938年12月28日以後的兩三天內,是因為作者詩末記「一九三八年末 新加坡」;同時還有旁證,因為1938年12月31日郁達夫與關楚璞乘火車從新加坡的丹戎巴葛火車站(圖2)去馬來西亞的檳榔嶼。

圖2 丹戎巴葛火車站[3]

當時,胡文虎、胡文豹兄弟的《星檳日報》在馬來西亞檳榔嶼正式刊行,郁、關二人應邀參加慶祝典禮,在馬來西亞遊歷了三天。檳城的《星檳日報》、新加坡的《星洲日報》、吉隆坡的《星中日報》、仰光的《星緬日報》、曼谷的《星暹日報》、和香港的《星島日報》 都屬於胡氏兄弟創辦的星系日報。

1929星洲日報創刊號

初到南洋,郁達夫當然有去國懷鄉之念,詩中也有反映。1939年1月2日,他到達檳榔嶼,巧得很,住在《星檳日報》對面的「 杭州旅店」。他說:「抵檳城後,見有飯店名『杭州』者,鄉思縈懷,夜不成寐。窗外舞樂不絕,用謝枋得《武夷山中》詩韻,吟成一絕。」詩云:

故園歸去已無家,傳舍名留炎海涯。

一夜鄉愁消未得,隔窗聽唱後庭花。[4]

郁達夫在檳城的詩發表後,南洋和者如雲,郁達夫不免「有所感」,以後得詩三章,首章最為親切,提到西湖和沈園,反映了他在天涯海角對家鄉的思念。詩云:

歸去西湖夢裡家,衣冠憔悴滯天涯。

沈園可有春消息,憶煞橋邊野草花。[5]

另外一首《小草》,詩題一作《抵星洲感賦》,郁達夫也記「一九三八年末新加坡」,所以應該是在南天旅店暫棲所作。詩云:

生同小草思酬國,志切狂夫敢憶家。

張祿有心逃魏辱,文姬無奈咽胡笳。

寧辜宋里東鄰意,忍棄吳王舊苑花。

不欲金盆收覆水,為誰憔悴客天涯。[6]

《小草》此詩是答友人李西浪《柬達夫伉儷》所作。李西浪(?– 1972),南來文人,擔任報刊編輯,人稱「南國詩人」,所著長篇小說《蠻花慘果》,描寫作為「豬仔」的華工在婆羅洲(今加里曼丹)被奴役的非人生活;有詩集《劫灰集》,記錄日軍占領新加坡期間的暴行。李西浪的原詩如下:

富春江上神仙侶,雲彩光中處士家。

十載心香曾結篆,少陵詩筆動悲笳。

鸞箋應畫雙飛燕,血淚遍澆並蒂花。

留得千秋佳話在,一杯同祝愛無涯![7]

南來的年輕人潘受也參與唱和,賦詩《次韻贈郁達夫先輩時君賦毀家詩後復偕映霞女士出國南來》,云:

小劫神仙亦可嗟,最難家毀又成家。

愁邊詩酒皆新淚,夢裡關河有亂笳。

看到波生方愛水,折來刺在更憐花。

何當一笑忘陳跡,重結鴛盟寄海雅。[8]

郁達夫一家來新加坡前, 他和妻子王映霞已有糾紛隔閡,曾鬧得紛紛揚揚;1939年春郁達夫《毀家詩紀》發表後,郁王兩人再次失和,在新加坡也成為大家議論關心的焦點。李西浪、潘受見他們一家南來,一方面為他們高興,一方面祝福他們「愛無涯」。郁達夫的和詩則表達了他當時家事國事交織的複雜心情,前人分析已多,不再贅論。

(郁達夫與王映霞)

後記:本文承蒙杭州文史協會同仁鼓勵,寫作期間又蒙新加坡文史前輩杜南發先生指導幫助,不勝感激,特此致謝。

[1] 以此論之,李先生生前是民國輩分最高之人。

[2] 郁達夫,《郁達夫詩全編》,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9,222頁。

[3] 圖片下載自 http://www.sgwritings.com/320/viewspace_3603.html。丹戎巴葛火車站是當年從新加坡乘火車去馬來西亞的始發站,幾年前已經停止使用。

[4]《郁達夫詩全編》,226頁。

[5]《郁達夫詩全編》,228頁。 詩末註明為1939年2月7日。

[6]《郁達夫詩全編》,223頁。

[7]《郁達夫詩全編》,223頁, 註解1。

[8] 潘受,《潘受詩集》,再版,新加坡文化學術協會,2004,15頁。 潘受(1911—1999),原名潘國渠,字虛之,福建南安人, 1930年19歲南渡新加坡,初任《叻報》編輯,1934年起執教於華僑中學、道南學校及馬來亞麻坡中華中學,曾任道南學校校長6年(1935-1940)。1930年代,他任「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主席陳嘉庚)主任秘書;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輾轉到陪都重慶。1949年再返新加坡,1953年參加籌辦南洋大學,任南大執行委員會委員。1955年南大校長林語堂離校,受任大學秘書長,渡過一段沒有校長主持校務的最艱苦的四年,直至1959年第一批437名學生畢業才辭去職務。1958年,潘受被英國殖民政府褫奪公民權,成為沒有國籍的人。新加坡獨立後,潘幾次申請公民,都被當局刁難,直到1983年經新加坡書法家協會會長陳聲桂積極爭取,才於1983年4月恢復公民身份,以後積極參與本地文藝活動,重新恢復和大陸文藝界的往來,被新加坡尊為國寶。1999年潘受逝世,其骨灰移靈至澳洲柏斯。

原文標題為《郁達夫新加坡遺蹤新探》載於《杭州文史》2017年第一期

本文為節選,餘下部分,新加坡眼會逐一轉載,以饗讀者。

作者楊斌 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從新加坡眼來看,他是不多的、填補了好幾個南洋文史研究角度空白的作者。剛剛出版《上座傳經事已微—饒宗頤新加坡大學執教考》一書,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限量版300本。

點擊https://www.fomomkt.com/store/v2/merchant/xinjiapoyan/1485346938 (或閱讀原文)可以購買作者簽名本。

(作者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博物館饒宗頤畫前面)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