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丁堡回新加坡 前空姐跨越千里堅守餐飲夢當小販

夢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本地夫婦黃忠豪和林鳳蓮對這句話的感觸再深刻不過。他們曾經毅然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遠赴蘇格蘭愛丁堡,追逐在異地開新加坡美食餐館的夢想,卻處處碰壁,最終舉家回國重頭開始,在小販中心賣椰漿飯。
曾是空姐和科技業人才
51歲的妻子林鳳蓮在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分享,她在1994年加入新加坡航空公司當空姐,大約十年後生下長女,隨後轉而到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任職。

林鳳蓮(左)曾在新加坡航空公司當空姐。(圖:受訪者提供)

林鳳蓮(左)曾在英國航空公司當空姐。(圖:受訪者提供)
直到2016年,英航關閉本地公司,林鳳蓮因此失業,跟丈夫一同萌生到英格蘭愛丁堡創業開餐館的想法。黃忠豪當時在科技領域任職。
談及為何想到愛丁堡創業,林鳳蓮說:「我覺得那邊很缺少新加坡食物。你可以找到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的食物,可是新加坡食物寥寥無幾。 然後我們在去(創業)之前有去過愛丁堡,去看學校,看那邊的環境,也有問一些住屋問題。那次去的時候,全部的東西都好像很順利,好像都是行得通。」
就這樣,夫婦倆同年申請到創業簽證後,就帶著11歲和七歲的孩子,搬遷到愛丁堡。
國外遇重重挑戰 創業終以失敗告終
沒想到,他們之後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創業上都處處碰壁。
黃忠豪當時比家人早一個月出國尋住宿,找了三周都找不著,之後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名屋主肯出租給他們,不過房子供暖系統欠佳,天氣冷時他們在家裡還得穿羽絨服。
在創業方面,夫婦倆在尋覓一番、終於找到合適的地點之後,又遇到建築遺留問題和裝修延誤等情況。
過後眼看簽證就快到期,他們曾大膽地在還沒簽租約的情況下,開始為一間店交租和安排翻新工作。他們最後都沒能順利簽上租約,錢也都白白付出去了。
他們在經濟方面也越來越拮据。「那裡的麵包店每天現做麵包,(晚上)他們就會甩賣麵包,可能一毛錢就可以買一條麵包。然後我們還自己做果醬,帶著孩子去山上采覆盆子和黑莓。」
考慮到眼下的情況和孩子之後的升學問題,夫妻倆最終還是決定止損,在2018年回到新加坡。這趟創業之旅也讓他們損失近20萬元。

夫婦倆帶著11歲和七歲的孩子,搬遷到愛丁堡。(圖:受訪者提供)

夫婦倆帶著11歲和七歲的孩子,搬遷到愛丁堡。(圖:受訪者提供)

夫婦倆帶著11歲和七歲的孩子,搬遷到愛丁堡。(圖:受訪者提供)

夫婦倆帶著11歲和七歲的孩子,搬遷到愛丁堡,在那裡採集覆盆子。(圖:受訪者提供)
到中學食堂賣泰國越南餐
這段愛丁堡創業之旅令他們蒙受約20萬元的損失,但這並未澆滅他們對美食和餐飲業的熱情。
就在他們回國那年,夫妻倆偶然發現聖安德列中學有食堂攤位招標,於是就決定試一試,售賣泰國和越南餐。
林鳳蓮坦言,起初生意並不是很理想,他們左右兩個攤位每天都排長龍,就他們的生意特別慘澹。但是他們不氣餒,積極找出問題,推出新菜單,結果「一炮而紅」,一道泰式煎蛋俘獲不少人的胃。
他們這一做就做了四年,然而期間冠病疫情暴發、食物成本上漲,食堂又無法相應地調整價格,他們擔心利潤越來越不能支撐,只好無奈選擇放棄。
妻子參加小販培訓計劃
在那之後,夫妻倆又面臨要對未來人生做規劃的時刻,林鳳蓮在丈夫的鼓勵下,決定參加國家環境局的小販培訓計劃,學習烹煮椰漿飯。
加入計劃一年之後,夫妻倆於今年2月份開始在荷蘭通道熟食中心賣椰漿飯,由黃忠豪掌勺,林鳳蓮負責處理訂單和準備食物,女兒有空時也會到檔口幫忙。

林鳳蓮在丈夫的鼓勵下參加小販培訓計劃,學習烹煮椰漿飯。(圖:受訪者提供)

林鳳蓮和丈夫目前在荷蘭通道熟食中心賣椰漿飯。(圖:鄭惠之)

林鳳蓮的女兒偶爾會到攤位幫忙。(圖:鄭惠之)

林鳳蓮和丈夫目前在荷蘭通道熟食中心賣椰漿飯。(圖:鄭惠之)
不過,黃忠豪在訪談時坦言,他希望將來能放手,交給妻子全權打理,而他則希望追逐開設中央廚房和將新加坡食物推廣到更多地方的夢想。
他也分享道,想設立中央廚房是因為希望能讓機器大量生產一些食材,以減輕他們目前人工備料的負擔。
林鳳蓮在2020年被確診患乳癌,雖已動手術但還在康復中,黃忠豪也因以前騎腳踏車時摔斷手腕而留下後遺症,現在的工作時間和工作量難免令他們疲累。
一直努力並堅持逐夢的林鳳蓮說:「人生有很多不開心的東西,可是有時候你吃了一盤好吃的食物,你會很開心。我覺得食物會帶給人家小幸福的感覺,這也是我們要做出好的食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