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在年度預算案演講中宣布了一系列稅務改革和投資促進措施,旨在應對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的挑戰,保持新加坡的競爭力和創新力。這些措施包括推出新的可退還投資信貸,修改一些優惠稅率,增加研發和人工智慧的投入,以及加強人才培養和技能提升。

那麼,全球最低企業稅率是什麼?它對新加坡有什麼影響?新加坡的新稅收計劃又是如何旨在保留新加坡的「品牌」並繼續吸引外國投資的呢?本文將為您解答這些問題。
01 全球最低企業稅率是什麼?
全球最低企業稅率是指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領導下,近140個國家在2021年達成的一項協議,規定全球年收入為7.5億歐元(10.9億新元)或以上的跨國企業集團的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為15%。這一協議是對旨在解決跨國公司避稅問題的國際規則的全面改革,也被稱為BEPS 2.0框架。

BEPS是指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即跨國公司利用稅收制度的漏洞,將利潤從高稅收管轄區轉移到低稅或無稅地區,以避免支付更公平的稅款份額。例如,耐克在2017年的天堂文件中被認定為已將其大部分利潤從其他市場轉移到百慕達,這是一份泄露的財務文件,顯示富有的個人和機構的海外投資。
根據總部位於英國的倡導組織稅收正義網絡的數據,跨國公司每年將價值近 1.4 萬億美元(1.9 萬億新元)的利潤轉移到避稅天堂,這意味著政府每年損失2450億美元的公司稅,而這些資金本可用於建設學校、醫院和其他關鍵基礎設施項目。
可以肯定的是,不僅僅是公司面臨減稅壓力,司法管轄區本身相互競爭以吸引外國投資,進而造成全球公司稅率的螺旋式下降。這些利率已從1980年的平均40%下降到現在的23%,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稱之為「逐底競賽」。司法管轄區還通過提供額外的減免和補貼來增加交易的甜頭,這意味著企業最終支付的公司稅更低。
為了打破這種惡性循環,OECD提出了BEPS 2.0框架的兩大支柱解決方案:
第一個支柱是將某些徵稅權從跨國企業(MNEs)的母國重新分配給其消費者所在地和產品銷售地的市場,這一支柱的實施日期仍不明確;
第二大支柱就是規定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為15%,並通過一系列相互關聯的措施,如收入納入規則、國內最低稅和少稅利潤規則,來執行和監督這一稅率。
由於具有里程碑意義的BEPS 2.0協議仍然不是強制性的,人們希望一旦一些國家引入全球最低企業稅率,這些措施的環環相扣的性質將激勵其他國家這樣做,否則參與國可以自費徵稅。
這一支柱的採用已經開始,英國、瑞士、澳大利亞和韓國是第一批這樣做的司法管轄區。
02 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對新加坡有什麼影響?

新加坡將從2025年起實行最低稅率,並通過國內補足稅,確保跨國公司至少繳納15%的稅款,這意味對全球年營收至少7億5000萬歐元(約10億8670萬新元)的跨國公司來說,在新加坡繳交的公司稅率很可能會提高,相較於一些原本稅率較高的地區,新加坡的稅務競爭優勢可能會削弱。
新加坡當局此前曾指出,新加坡約有1,800家跨國企業集團將達到7.5億歐元的收入門檻(將按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徵稅),其中「大多數」的有效稅率低於15%,因此有資格繳納補足稅。
黃循財在2024年財政預算案演講中表示,BEPS支柱二舉措的實施將在短期內為政府帶來額外收入,但「不確定這將持續多少或持續多久」,如果跨國企業將部分活動轉移到其他司法管轄區以應對新的商業環境,新加坡的稅基甚至可能會減少。
這不可避免地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即新加坡是否會失去其作為全球企業黃金地段的光芒,而這些企業的投資對經濟增長至關重要,當地企業也不會倖免於難。
中小企業協會(ASME)主席Ang Yuit先生說。「全球稅收規則不會直接影響當地中小企業,但我認為令人擔憂的是如果全球公司的註冊方式發生變化,那麼這將對我們的業務產生連鎖反應。「
新加坡一再警告說,跨國公司是「移動的、有選擇權「的下一個投資項目,世界各國政府也在推出巨額補貼,以吸引投資以建立自己的戰略產業。
儘管如此,新加坡「真的別無選擇」,只能實施這些公司稅改革,否則它將把稅收收入交給母公司的稅務機關,在某些情況下,BEPS立法已經在運作。
03 新稅收計劃旨在保留新加坡的「品牌」並繼續吸引外國投資

為了應對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的挑戰,新加坡不僅調整了一些優惠稅率,還推出了一項新的可退還投資信貸(RIC),以鼓勵跨國企業在新加坡進行高價值的投資活動。
可退還投資信貸(RIC)
RIC是一種稅收抵免,具有可退還現金功能,它將根據公司在長達 10 年的時間內為符合條件的項目產生的合格支出授予。這些支出包括資本開支、人力及培訓開支等,公司可以在每個類別中獲得高達50%的支持。
如果獲得獎勵,公司將能夠使用抵免額來抵消其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任何未使用的信貸將在公司滿足獲得積分條件後的四年內以現金退還給公司。新加坡財政部表示,這項新計劃符合《全球合格可退還稅收抵免(QRTC)的反稅基侵蝕規則》。
QRTC是一種被視為收入的抵免,而不是降低跨國企業有效稅率的稅收減免。這意味著,即使跨國企業在新加坡享受了RIC的優惠,它們仍然需要繳納至少15%的全球最低企業稅率。這樣,新加坡就可以避免被視為一個低稅或無稅地區,同時保持其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專家表示,RIC將幫助新加坡在全球投資者中保持首要地位,「鑒於BEPS可能會影響目前同等程度提供激勵措施的所有司法管轄區,如果企業搬遷,這將是一個』從煎鍋里跳出來到火里』的情況,可退還投資信貸顯然旨在阻止任何資金外流並保持公平的競爭環境。」
畢馬威新加坡合伙人兼稅務主管Ajay Kumar Sanganeria先生表示,該計劃對各種項目活動的支持是跨國企業在新加坡投資的「令人信服的提議」,這些活動包括建立或擴建製造設施、新的創新和研發(R&D)活動,以及支持綠色轉型的活動。
除了RIC之外,新加坡還採取了其他措施來保持其競爭力和創新力。黃循財周五還宣布向國家生產力基金追加20億新元,以支持RIC和其他投資促進工作;新加坡將進一步為其2025年研究、創新和企業計劃注入30億新元;未來五年投資超過10億新元用於人工智慧發展,並在其他計劃中推動 SkillsFuture 計劃。
這一系列舉措「將激發企業在新加坡錨定和擴大其高價值經濟活動的信心,特別是考慮到快速發展和動態的宏觀經濟環境」。
總之,新加坡的新稅收計劃旨在保留新加坡的「品牌」並繼續吸引外國投資,同時遵守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的要求。新加坡將繼續利用其優勢,如穩定的政治和法律環境、高效的基礎設施、多元化的人才池和開放的商業政策,以應對全球經濟的變化和挑戰。新加坡也將繼續尋求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和互利,以促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流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