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曾經有一個結合四種語言的國際廣播電台

2023年12月04日   •   2萬次閱讀

國際台的最後一夜

2008年7月31日晚上7點,在國際台寬敞的直播室里人聲沸騰!除了全體播音人和部分兼職廣播員,南洋理工大學和理工學院的實習生,都參與了當晚的直播,大家都想向聽眾道別。臨別依依,只有在當晚身歷其境,才能真正感受到這份難捨難分的情誼。最後一夜的3小時播音即將結束,當直播室牆上的掛鐘指向晚上9點59分,國際台的序曲響起,給國際台的14年零5個月的播音正式畫上休止符。我們也完成了短波對外廣播的使命,新加坡國際廣播電台從此走入歷史……

外一章

告別了新加坡國際廣播台,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各散西東,各奔前程,大家嘗試在加利谷山尋找另一片發展空間,我們的播音人有的成功轉型了,很可惜,有的被分配到無法發揮所長的工作單位,只好忍痛離職了!

2001年作者遠赴上海採訪美國911事件後首次在中國舉行的亞太經合論壇。

在國際廣播行業打拚了15年,2009年我重新回到職業生涯起步的原點,加入時事組《星期二特寫》團隊,負責製作時事紀錄片。電視製作原本是我熟悉的行業,可是經過多年的變化,物換星移,人事全非,不論是資料收集、拍攝手法、剪輯和錄音等,同過去的作業方式有天壤之別,得重新適應和掌握新技術,才能如魚得水,應付自如。

1992年攝影團隊遠赴北京拍攝電視紀錄片《騰飛的龍》系列。左起:編導潘春榕、錄音師溫耀成、陳桂珍和攝影師陳福榮。

上世紀80年代,我除了製作本地時事節目,也有機會到海外拍攝紀錄片。印象深刻的節目,包括20世紀80年代參與製作探討亞洲四小龍經濟發展的紀錄片,我負責採訪四小龍之一的香港,製作紀錄片《分秒必爭》從中窺探香港人的拼搏精神,探討當年香港如何在經濟方面取得靚麗的成績,在哪些方面值得新加坡人借鑑和學習。上世紀90年代有幸參與紀錄片《騰飛的龍》系列節目的製作,到中國北京進行長達一個月的採訪,製作3個紀錄片:《培苗兒》探討中國如何培養奧運桌球、體操和游泳冠軍;《一個好》探討中國獨生子女的問題:《走出四合院》探討中國的住房改革問題。

2009年重新投入《星期二特寫》,再次有機會出國拍攝紀錄片。先是到廣東三水拍攝《謝幕人生》之《紅頭巾》,訪問了當地百歲的紅頭巾;接著到北京拍攝探討中國婚姻關係的3集《想婚了》系列;又參與製作《星洲頭家》系列之《余東旋》與《胡文虎》。還特地帶攝影隊前往馬國務邊(Gopeng)和怡保實地採訪當地與余東旋有關的人和物。在拍攝《胡文虎》紀錄片時,我還遠赴中國福建永定拍攝當地的虎豹別墅,又到香港訪問胡文虎的女兒胡仙。

在加利谷山走過了漫長的歲月,儘管那是一段嘗盡酸甜苦辣滋味的旅程,它還是讓旅人留下難忘的記憶,永不磨滅!

陳桂珍 作者簡介:

陳桂珍是新加坡國際廣播電台中文台高級節目總監。在RSI成立之前她擔任過《焦點》節目監製兼主持。RSI停播之 後,她為《星期二特寫》製作過《星洲頭家》系列之《余東旋》和《胡文虎》;《謝幕人生》系列之《紅頭巾》。90年代她的作品包括《騰飛的龍》系列之《培苗兒》《走出四合院》和《一個好》等。陳桂珍在70、80年代曾經製作過《工友園地》《新聞集錦》《座談會》《國會報道》《全國大選》和《每日雜誌》等。

《回望加利谷山》是第一本詳細記錄新加坡廣播電視發展史的重要中文書籍,是50多位曾在加利谷山新傳媒(MediaCorp)中文節目組的台前幕後人員撰寫的集體記憶,圖文並茂地講述了80年來發生在加利谷山(Caldecott Hill)的重大事件和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本書50個篇章分為八輯:統帥、先驅、廣播、新聞與時事、綜藝節目、華語戲劇、幕後大軍、熠熠星光,時間跨度從1942年日本占領新加坡時期一直到2016年新傳媒搬遷到緯壹科技城。真實地記錄了一批熱愛廣播電視事業的台前幕後人員,如何在摸索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從零開始不斷追求卓越;如何為觀眾製作更好更精彩的廣播和電視節目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回望加利谷山丨來源

陳桂珍丨作者

上一頁
2/2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9063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8892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5472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4788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閱讀
2025大選的最大贏家不是黃循財也不是行動黨,而是……
2025年05月07日   •   3933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開戶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359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