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職業的緣故,我在平時工作中,接觸的人很多,特別是近兩年,從中國大陸過來的朋友越來越多,閒聊中我被問到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作為在新加坡生活了近十年的新移民,我對新加坡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這個問題,往大了說,容易寬泛,不接地氣,說小了呢,太具體,顯得不夠深入。我覺得新加坡給我最大的感受,可以歸納為一點,就是一種安全感,當然這個安全感是來自於方方面面的。
說到安全感,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會覺得新加坡的治安很好,犯罪率極低。這一點毋庸置疑,我也是感同身受。然而,只有這些嗎?
在新加坡時間久了,會自然而然地不把「安全」當一回事,貌似在每個人的潛意識裡,新加坡是不存在安全問題的,甚至想當然的認為,其它國家與新加坡是一樣的存在,其實並非如此。

說起新加坡的安全,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加坡總統尚達曼的一句話,他說評估一個國家是否安全,可以看這個國家的婦女和兒童,能否可以在夜間毫無戒備的自由行走……單就這個層面來說,新加坡確實是做到了,然而又遠不止這些。
除了治安,還有食品衛生的安全,新加坡以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著稱,食品從進口到零售,都要經過新加坡食品局嚴苛的檢查標準。此外,自來水可直接飲用,居民不必擔憂食品或水源的安全問題,等等。這些都是顯性的層面,帶給人的是一種基礎的安全感。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那些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但無時無刻都能感受的層面。這當中,我看重的是新加坡的規則意識。

作為一個法治國家,規則意識,已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加坡,人人在遵守規則的同時,會深信規則的制定者也會嚴格執行規則,同時會處罰不恪守規則的人。這是個體、社會和國家,共同構建的一個信任共同體,相信正是這個規則意識和信任基礎,才有了新加坡的穩定和和諧,有了新加坡的清正和廉潔,才能保障個體的公平和公正。
第三,每個人都要自食其力,憑藉雙手獲得財富。
這些年,從身邊朋友那裡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在新加坡,只要你不懶,就可以生活得很好。前總理李顯龍曾多次提到過,新加坡不會養懶人,每個人都需要自食其力。勤勞致富、多勞多得,在新加坡基本是行得通的。
對於新加坡公民而言,只要願意,基本都會有適合的工作,只要足夠努力,都會獲得與付出相匹配的回報。特別是近些年來,外國人想過來新加坡工作,變得越來越難,而本地人有著更多的就業機會。
與此同時,新加坡有著更好的營商環境,更低的個人所得稅和公司稅率,換句話說,平台和舞台,新加坡已為你搭建完畢,等著你憑能力去施展。可以這麼說,越努力,越幸運,越有安全感。

第四,簡單的人際關係。
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分得很清楚。與上司之間,同事之間,親戚朋友之間的關係,相對簡單很多,不會因為複雜的人際關係,影響工作和生活,讓工作回歸工作,讓生活回歸生活。親戚之間,不太注重形式上的禮尚往來,朋友之間,出門聚會,基本都是AA。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覺得這樣會有些不近人情,當習慣了之後,會發現,簡簡單單才是真,個體的獨立,是自己為自己構建的安全屏障。
第五,健全並提供兜底的醫療體系。
剛來新加坡的朋友,若沒有配置保險,一定會被昂貴的費用所驚訝到。可能有人會問,既然新加坡的醫療費用那麼貴,那麼會不會出現有病看不起病的情況呢?對新加坡公民來說,看不起病的情況,是不會出現的。
自1993年起,新加坡就設置有醫療救助基金(Medifund),是為幫助那些在享受政府補貼、終身健保、綜合健保和MediSave等之後,仍無法支付醫療費用的貧困家庭,確保不會出現新加坡人因無法支付醫療費用而無處看病的情況。

所以,新加坡擁有健全的醫療體系,並具備為國人健康兜底的能力,這也補齊了社會層面最薄弱的一環,這是一種實打實的安全感。當然,如果你經濟條件允許,配置有齊全的醫療保險,你會更加寵辱不驚、泰然自若。
第六,激勵上進的社會保障體系。
在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CPF)是社會保障的核心,為居民提供養老、醫療和住房儲蓄的保障,通過強制性的儲蓄計劃,個人不僅可以累積養老金,還能通過公積金購買房屋、支付醫療費用或為孩子做教育儲蓄。在我看來,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與上面提到的自食其力,是一脈相承的。
在新加坡,退休收入與退休前存入的金額和收入的高低直接相關,年輕時候賺的多,退休領的也就多,這就是所謂的多勞多得,如果年輕時不努力,退休時就會很尷尬,所以這也間接激勵國人要努力工作,為未來的退休做好累積和預備。這種踏實感,是年輕時一步一步自己走出來的,是可以預見的。

第七,年輕人可負擔起的房子。
居者有其屋,這五個字,相信連外國人都耳熟能詳。新加坡的組屋制度,對年輕人是相當的友好,價格合理,質量可靠,並且政府提供有購房補貼,幫助年輕家庭實現購房夢想。
李光耀先生曾說過,「居者有其屋」不僅是一個住房政策,更是建立社會穩定和國家認同的關鍵基石,擁有自己的房子,不僅讓人有家的歸屬感,更讓人覺得自己是國家的一部分,他不僅要確保新加坡人有房可住,還要住得舒適、住得有尊嚴。所以,居者有其屋的理念,讓國人擁有實打實的歸屬感和安全感。
第八,引以為傲的教育體系。
新加坡的教育體系,素來以高質量和公平著稱,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提供完善的教育資源,這讓新加坡人引以為傲。政府也非常重視基礎教育,既是精英教育,但也為普通孩子提供全方位的升學路徑。作為父母,能看到孩子接受全球領先的優質教育,並在全球範圍內具備競爭力,這無疑是一種深層次的安全感。

總的來說,安全感更多的是一種內心的感受,但感受來自於你對這個國家的切實居住和生活體驗。當然,關於安全感,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