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椰子在朋友圈裡發現
很多人中秋期間回國了
人已經在串店裡
和親朋好友們把酒言歡
小酒喝起來
串子擼起來了

雖然,不像春運那麼繁忙
很多人這幾天也堵在了路上
「即使餓,即使小腿抽筋
一點兒也不覺得累」
熙熙攘攘的車站
感慨萬千歸家人
車的終點就是家的方向
......

「因為,真的很想回家」
這朋友圈的種種
讓我們深刻的意識到
節日,是一家團圓的日子...

在新加坡,你中秋回家嗎?
在新加坡中秋節
並不是公共假期
過節回家就意味著...
很多人沒有提前計劃行程
等假期批下來
機票價格已經很貴了


節日期間回國團圓
要面對高峰期間
路程艱難曲折的歸途


中秋節不是公共假期
留學生也正常上課
是沒有假期的無奈


這一分鐘還在猶豫
過節回不回家?
下一分鐘就只剩一個人
孤零零在牛車水逛著節日市集

你,是怎麼過中秋的?
推廣

"第三次在新加坡過節」
在新加坡的第一個聖誕節,新鮮
在新加坡的第二個春節,感慨
在新加坡的第三個中秋,是孤獨...
這裡的節日那麼的不同
有濱海灣的絕美夜景
有比家裡還熱鬧的中秋市集
還有魔幻的愛麗絲仙境
一切都是那麼的新鮮
都能讓你閃耀朋友圈
國內小夥伴甚至會回復
「太美了,真有節日氣氛
比咱家裡過節還熱鬧~」

那番滋味是「冷暖自知」
出了國才明白
每逢佳節倍思親
不論是剛來新加坡
處處感到新鮮的島上新人
還是像我這樣孤身過節
好多次的「老司機」
平時不覺得什麼
一過節大家都隱隱地
開始想念和家人歡度佳節
圍爐而坐的熱鬧和樸實

這一刻,我不再是那個享受孤獨
善於和堅強奮戰的
都市白領Tiffany
而是那個穿著花棉襖
靠在媽媽身邊傻笑的王二丫
望著天上圓圓的月亮
我想今晚,大家終於都想
離開新加坡了吧
「我不敢回啊...」
我剛來新加坡上學
買東西都乘以5
一看價格就感覺渾身顫抖
吃的住的都不習慣
學習也不是很順利
看著天上的大月亮,真想回家
真想回到媽媽身邊
雖然學校沒有假期
很多家裡是廣州福建的同學
已經都買票回家了

圖源:tomabenz
他們家裡條件都比較好
但是,我不乘以5也知道
這一趟往返機票
是我媽媽半個月的工資
我不敢說想回家呀
爸爸跟我說我別心疼錢
媽媽跟我說外婆想你了
我還是回了他們一句
「你們好煩喏
我都和同學一起約好過節啦
我跟媽媽說
我現在長大了,人在外面
你們也學著堅強點
別這麼依賴我了哈哈~」

媽媽在電話對面哽咽地說
你真的長大了
她聽出了我在逞強
我聽出了她的思念...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在外過節
當初對於離家的一絲絲興奮和期待
早已變成了對家鄉
莫大的思念和眷戀.....
「媽媽的勇氣「
正趕上我剛生完孩子
又是中秋團圓節
我就讓我媽過來幫我帶孩子
這是她第一次出國
來之前,我千叮嚀萬囑咐
新加坡海關最近管的很嚴
別帶些有的沒的,這邊都有
結果,出海關的時候
還沒走出來
我就看見她推著一個紙殼箱
這個有點皺皺巴巴的箱子
和其他行人的行李箱比起來
真的太突兀了

可能正是如此媽媽被海關抽查了
20分鐘過去了她還沒出來
我特別的忐忑
結果,一會就看見急的
快流出眼淚的媽媽
和一個印度裔的官員一同走出來
那個海關官員
隔著玻璃用英文對我說
「你知道嗎?你的媽媽
帶了很多中藥材
這是嚴禁入境新加坡的
她現在不明白我在說什麼
也不配合扔掉這些東西
我們是可以進行處罰的」

我急的跟媽媽大喊:
「媽你幹什麼呢?
快去扔掉,否則罰你好幾千塊
還會禁止你入境!」
我感覺接機的人都在看我
臉上一陣火燒
媽媽出來的時候
我就責備她為什麼不聽話?
結果,她急的直哭跟我說:
「小慧呀,你能不能跟他們說說
那些都是媽媽託人去找到的方子
就是給你滋補身體的
有些是燉雞,有的是燉水喝的...「

我看著眼前這個
旅途奔波的小老太太,58歲了
她連我們省都沒出過
第一次出國也不會說英語
沒有人陪伴,一個人
獨自飛行了將近一整天
跨越一個國家
從來都是靠著爸爸和我給拿主意
溫柔,謹小慎微的媽媽
她一個人來到了這裡
甚至有和說英語的海關人員
爭執和糾纏的勇氣
她是怎麼做到的?
是誰給她的勇氣呢?
我想,是一個媽媽對女兒的愛吧

哎,我不爭氣的
抱著媽媽哭了起來
雖然中藥被扣下了
但是我爸爸親手做的鹹鴨蛋
「保住了「,咬一口流油
滿嘴都是幸福的味道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養兒方知父母恩
人在海外倍思親吧。。。
不當媽,怎麼懂媽的心
不出來闖闖你怎麼知道
家,在哪裡呢?
這次回去就不回來了
這次回去我就不回來了
以前就想過要回國
但是一直猶豫
直到今年非常不幸
我父親去世了
家中剩下老母親沒人照顧
其實,我妻子對回國一直不支持
這次她終於點頭
真是深明大義,我得謝謝她
不知道今年有多少人會和我一樣
要對這個小島說一聲再見

在去樟宜機場的一路上
我拍了很多照片
想最後看看這個
我生活了很久的地方
我在這裡讀書,結婚,生孩子
最好的時光都在這裡度過
現在,我已經到陝西了
看著熟悉而陌生的街景
吃著媽媽做的菜
「媽,我回家了,以後每年中秋都陪你過」
今年,在新加坡過節
對於在新加坡的中國人
誰也不知道有多少?
官方並沒有公布過準確的數字
120萬,曾經有人告訴我
也不知道他哪裡來的數據
準確不準確
更不知道這數字中
包括了哪些人群
在新加坡的永久居民,學生
還有工作人士也算嗎?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到了節日這一天
大家,都褪去了光鮮
早已被生活磨的皮糙肉厚的心殼
又會被生生的剝開了
想家,想要逃離
又為何一直堅守呢?

「羨慕過年能回家的人
我是做餐飲的
一年就靠節假日那點流量
逢年過節也是最忙的時候
看著大家都來我這
能吃上一頓團圓飯
我就當自己過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