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形勢日益嚴峻,中國口罩出口質量問題變成了最近國際焦點。
(5月17日)新加坡8頻道以《口罩訂單增加,中國無牌工廠等問題逐一浮出台面》為題,報道全球醫療物資緊缺情況下,各國反映中國無牌廠家尤其是義烏地區廠家藉機出售冒牌口罩和中間商亂要價等問題。

圖片源自8頻道
報道指出,有些中國出口的KN95口罩經過無良中間商後,從批發價的8元人民幣每個,直接加價到13元一個。
8頻道同時採訪了一些當地口罩售賣人員。有相關從業者無奈表示,許多人都以為口罩的製造商可以賺許多錢,事實並不是如此。
工廠的工人已連續五個月沒休息一天。賺不到錢,因為錢都給了中間商。
「因為原先我們是一直給國家,我們當地的政府供應我們的口罩、防疫用品。後來這個疫情,世界上的疫情開始蔓延之後,我們又給全世界來做這個防疫用品的服務。」
然而,中間商和冒牌廠家進入盈利,使得口罩銷售出現許多問題。
此前,加拿大媒體《環球郵報》也曾報道「加拿大政府表示有大約100萬個從中國購買的口罩未能達到醫療專用標準」。
近期,美國疾控下屬機構發布了一批中國口罩產品過濾性不合格名單,但他們抽查的某些口罩樣品很可能是冒牌貨。中國"被仿冒"的企業則表示,檢測口罩來源不明,「一旦檢測樣本不是生產企業生產的,是絕對不能公開的,這樣有損品牌形象。」
近期,中國官方回應了這類口罩質量問題。外交部表示,中方一貫高度重視出口產品質量,主管部門日前出台了更加嚴格的監管措施,要求有關醫療物資出口企業在向海關報關時,必須提供書面或電子聲明,承諾出口產品已經取得中國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符合進口國或地區的質量標準要求。
自5月10日起,中國規定口罩持牌廠商只能直銷,不得通過中間商轉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