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兩位傳染病專家:教你如何防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發展,人們對這場疫病的擔憂情緒也逐漸加劇。超市和藥房口罩、洗手液、消毒用品的瘋搶,這無處不在的恐慌逐漸蔓延開來。那麼到底這場疾病是不是真的那麼可怕?和十多年前的SARS相比如何?人們又該如何防控呢?新加坡兩位資深的傳染病專家給我們做了非常權威的回應,並且從他們的故事裡我們可以一窺究竟。
兩位新加坡醫生 SARS的慘痛經歷

Leong Hoe Nam是伊莉莎白山諾維娜醫院的傳染病專家,Leong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具有很高的致病性,極強的毒性,並且傳播速度非常快」。在這方面,新型冠狀病毒比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更嚴重。

然而,SARS具有更高的死亡率2003年的SARS疾病奪取了33名新加坡人的性命。 持相同觀點的還有Brenda Ang Sze Peng博士。她是為新加坡首例確診為SARS病毒感染者的治療醫生,Ang博士當時是陳篤生醫院的高級顧問和感染控制委員會主席。

因為當時還無法確認這名患者的病因,所以Ang博士沒有戴任何防護用品,例如口罩,甚至是乳膠手套。
萬幸的是Ang博士並沒有感染上SARS,但其他人卻並不那麼幸運了,除了醫院裡和這名病患接觸的醫護人員,病患的家人都感染上SARS,這名26歲來自香港的年輕女子在全世界還不知道這種奇怪但是致命的疾病是什麼的時候已經住在了陳篤生醫院,最終這名女子倖存了下來,但她的父母和與她接觸的牧師都去世了。
Sars病毒最初在2002被發現在中國廣東,人們確信這種病毒源自於果子狸,2003年被鑑定出,並影響了全球26個國家。世衛組織說,僅2003年報告了8000多例,並導致全世界近800人喪生,其中包括新加坡的33人。

Leong醫生則用一場「烈火洗禮」來形容SARS這場戰役,因為Leong醫生本人就是感染SARS疾病」死裡逃生「的親歷者,當時32歲的他在紐約開會的時候一直發熱。他隨後返回新加坡,在德國法蘭克福轉機時病情發作,他被迫在那裡隔離了兩個星期。而他接診的病人和Ang博士診治的正是同一人,當時人們對該病的了解還不夠,防護措施的缺失導致了很多人感染,Leong醫生說」當時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第二天。」好在他最終堅持了下來。 Leong認為,自那以後,新加坡從危機中脫穎而出,在公共衛生防護領域中更富有經驗和更專業。
SARS之後 新加坡建立起更加有效的公共預防機制 Ang博士已有38年的醫生工作經驗,現在是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的高級顧問,該中心是患有新型冠狀病毒(也稱為2019-nCov)的患者的主要治療基地。

Ang博士認為「這次疫情比SARS那時好多了,因為當時沒人知道那是什麼。「但現在不同了,因為當中國告訴全世界和世界衛生組織(WHO)這是一種新疾病時,我們發出了警告。並像其他所有國家一樣,採取了即使有效的防禦措施。 目前世界已知的冠狀病毒有六種,前兩種分別引起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症的,它們是致命性的病毒,而後四種則是普通冠狀病毒,產生的症狀如同普通感冒。

在NCID,Ang博士的醫生和護士團隊參加了確診和疑似武漢冠狀病 毒的病例。
她說,目前的情況與非典型肺炎之間的區別在於,新加坡已經為爆發這種規模的疫情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因為有足夠的警告。
Leong醫生也認為新加坡確實非常有準備。因為自從SARS之後,新加坡相關部門制定了許多相關的防禦政策,可以說已經考慮了所有情況。

中國在1月初宣布檢驗出新型冠狀病毒不久,新加坡政府便在1月22日宣布成立了多部門工作組,而在第二天,他們便確認了本地首例感染者。
同時,可以容納數千人的檢疫中心正在準備,相關的配套資源,比如外科手套、防護設備等也逐步到位。
同樣,由於科技的進步和宣傳力度的推進,醫護人員和公眾獲取疾病相關的知識也非常便捷。

在非典治療中積累的大量經驗被運用到此次疫情的防範中,大家都發現十分有效。
科學防治,勇敢面對 專家教你數招
當然,科學的預防和治療手段是必不可少的。Ang 博士認為首先要保持信息的公開透明和溝通的順暢, 她說:「溝通是關鍵,因為我們從Sars中學到的是大眾習慣於從親友那裡獲得有關疾病發展的信息,一些錯誤的信息被廣泛傳播。」 對這一點,Leong醫生也深表贊同,他認為,由於報道和虛假新聞煽動了一部分民眾做出了不合理的反應,占用了很多醫療資源,使得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獲得援助的成本更高。

除此之外,Ang博士還認為不管醫生的資質等級,所有人都應該一起工作,這不僅可以鼓舞醫護人員的士氣,而且經驗的傳承也是相當重要。
Leong 醫生則強調個人衛生習慣仍然是保護自己免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關鍵。
他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你的臉是神聖的。」他解釋說,新型冠狀病毒是通過液滴或表面接觸傳播的,並且可以在表面上存活30至60分鐘。不洗手,不能摸臉,這一點至關重要。
同時,他還教了大家幾點預防新型病毒的妙招,如下:
1、含酒精的洗手液或者肥皂更有效。而且其中的酒精百分比越高越好。
2、普通水洗手即可,因為水會通過滲透作用進入病毒並殺死病毒當然,最好使用肥皂和洗手液。
3、口罩的作用是保護使用者和站在使用者面前的人。
4、佩戴N95口罩當然沒問題,但是正確的佩戴方式會讓你感覺到不舒服,而沒辦法工作,所以並不建議普通民眾戴此款口罩。
5、如果必須去診所,請戴上口罩並在接觸任何平面之後洗手。
6、扔掉用過的濕的口罩。
7、如果以前使用過口罩,但仍然相對乾淨乾燥,請將其存放在可密封的袋子中,以免傳播任何細菌。而且最好在一天結束前將其丟棄。
8、一旦有當地感染爆發的危險,應立即停止參加各種大型的團體和事件,比如說參加集體鍛鍊。

最後,兩位傳染病專家都強調了克服恐懼心理的重要性,呼籲民眾勇敢科學的面對此次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