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艾瑞巴蒂~~
喜愛藝術的童鞋們
看到這篇文章一定會超級興奮
因為從11月16日起
新加坡乃至東南亞的首個
極簡主義藝術展:
極簡主義:空間 光 物
就要亮相新加坡啦~

本次展覽由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發起
與科學藝術博物館
兩家博物館共同舉辦
展出時間為2018年11月16日
至2019年4月14日
通過 130 多件不同凡響的藝術作品
探索極具開拓性的極簡主義運動源流


這次極簡主義藝術展
許多參展作品是第一次在新加坡亮相
屆時科學藝術博物館展區
展出的藝術品將集中探討
極簡主義的根源

追溯至 2,000 年前印度教與佛教的哲學思想與文字
並探討了一位知名日本學者的禪宗實踐
展覽收入許多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作品

比如 Mona Hatoum(黎巴嫩/英國,1952 年)
Carmen Herrera(古巴-美國,1915 年)

和 Richard Long(英國,1945 年)
此外,藝術科學博物館還邀請多位亞洲藝術家參展
包括宋冬(中國,1966 年)

譚平(中國,1960 年)和蔡佳葳(越南/法國/台灣,1980 年)
透過他們的作品
呈現中國極繁主義
當代抽象主義和概念主義視野下的極簡主義
還收入了一些作品,思考虛空與「無」的觀念

這些原則與極簡主義和科學都存在共鳴
藝術科學家 Frederik De Wilde(比利時,1975 年)
就在其作品中表現了這一點
極簡主義之聲與實驗派音樂的重要性在特設的「聲音展室」得到體現
也反映在一件由新加坡藝術家 Jeremy Sharma(新加坡,1977 年)全新創作的特約聲效作品中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承擔的部分展覽
探索了極簡主義藝術自 20 世紀五十年代至今的發展
回顧它從繪畫、雕塑到裝置和沉浸式環境藝術的轉變
展覽收入過去 70 年來最重要的幾位藝術家的作品


包括 Mark Rothko(美國,1903-1970)
Donald Judd(美國,1928-1994)
Yayoi Kusama(日本,1929)
Charlotte Posenenske(德國,1930-1985)
Lee Ufan(韓國/日本,1936)


Olafur Eliasson(丹麥/冰島,1967)
Anish Kapoor(印度/英國,1954)
艾未未(中國,1957)

以及新加坡藝術家 Kim Lim(1963-1997)和唐大霧(1943)
展覽開放期間
兩處場館都將舉辦音樂、電影和舞蹈表演
以及藝術家對話活動


展現極簡主義對其他藝術形式的影響
如果說你對這個展覽
想要了解更多的話
請戳下方連結
了解關於展出的各種細節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