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新加坡公立小學1月初已經正式開學了,每年都有不少來自中國的小朋友來到新加坡就讀,他們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新加坡的英文教學環境。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上課聽不懂、學習跟不上等。前段時間,網友「開橙布公」發帖講述了她和孩子來新加坡學上學的經歷。以下為網友全文:
我家小朋友去年從北京來到新加坡上學,之前一直擔心她會不適應,畢竟這裡是全英文授課。到現在來新加坡已經一年了,目前在一間政府小學讀小一。根據她平時寫作業和老師的反饋來看,她應該已經適應了這裡的學習環境,而且已經滿口Singlish新式英語了。
那麼,孩子是如何快速適應英文環境的呢?我這裡簡單回顧一下娃的學習經歷,總結出來大概有幾點:
1. 幼兒園啟蒙
孩子在國內上的是一家私立幼兒園,號稱雙語,每天有一節外教口語課。老師也會教字母、自然拼讀、簡單詞彙和句子等。三年下來,一點點灌輸,讓她從小培養了良好的語感。
2. 課外班加強
大概5歲多,我給孩子報了瑞思英語,一周上兩節課,一個班八九個學生。老師用英文來教英語初級語法、閱讀等,還有幼兒數學和自然科學。課上以鼓勵為主,每個學生都有發言機會,還有一些節日活動,小朋友很喜歡上課。這個階段的學習,我們主要是希望給孩子幼升小做準備,希望她不要落下就好。
3. 在家學習
我給她買了一些英文繪本,她比較喜歡讀迪士尼公主系列的一套書,周末在家會讓她讀讀。我好像還買了兩本美國幼兒園的英文課本,有時間就給她講講,課後有習題也可以練習。我其實是比較佛系的,孩子能學就學一點,學不了了也不強求。就這樣,我估計來新加坡之前她的詞彙量在兩三百個,僅此而已。
4. 融入英文環境
去年9月份,孩子在新加坡的一家私立幼兒園上了4個月。一開始,她比較膽小。老師經常跟我講她不愛說話。我覺得一方面可能是環境很陌生,孩子害怕;另一方面,這裡是新式英文發音,好多詞的發音跟以前學的不一樣。但是孩子的適應能力是比較快的,她通過一開始的觀察,傾聽,然後模仿,重複,慢慢就可以和本地學生老師用英文交流了。在家裡,也會給她看一些英文節目。有一個芝麻街,可以邊學邊玩遊戲;還有一個節目她很喜歡,叫《Do you know》,現在每天也在看。

5. 一起玩
放學後,她會跟本地小朋友一起玩,這樣一方面鍛鍊了聽力,另一方面也有機會去說英語(我們在家裡還是說中文為主)。和孩子們一起玩學到了各種新鮮的詞彙,比如easy pease lemon squeezy(小事一樁),我也是從娃那裡學來的。小學剛開學,她經常會說一些新詞彙,我和娃爸都一臉懵,反問她,這是什麼意思呀?她還會有點不耐煩的給我們解釋。

6. 跟上節奏
雖然孩子說她能聽懂老師上課,但我明白她和本地孩子的英文水平還是有較大差距的。我有時帶她去書店,看到同樣年齡的新加坡小學生已經在看厚厚的英文小說了,而我們還是停留在以圖片為主的繪本階段。所以今年我給她報了RAZ,每天讀一兩個故事,開始讀的是E,現在在讀F。有時候會去圖書館借書,不過要監督她才會看。我還買了一本英文習題本,每周末做幾頁,複習一下詞彙、語法、閱讀理解等。

最後我想說的事,學習語言,環境最重要,家長不必過分擔心,孩子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當然啟蒙還是要做的,有基礎的媽媽可以在家自己教,也可以找個興趣班出去學。循序漸進,相信孩子一定可以順利融入新環境。
(圖文來源於新加坡眼app網友開橙布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