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國人預期壽命越來越長,也意味著退休後的人生更長。(聯合早報)
作者 李國豪
紅螞蟻去年曾問過一個問題: 「你可曾想過,要工作到幾歲才退休?」
前天(28日),我們來問更進一步的問題: 「你可曾想過,你的退休生活會有多長?」
根據新加坡現有政策,本地的法定退休年齡為63歲,重新僱傭年齡為68歲。到了2030年,還會進一步分別調高至65歲及70歲。
如果要知道一名普通新加坡人退休後平均能過上多長的退休人生,我們勢必無法避免得參考一項「大吉利是」的數據——退休後能活多久?
以下將使用新加坡統計局2020年針對國人預期壽命的最新可用數據,來估算國人退休後的人生跑道究竟還有多長。
2020年我國的法定退休年齡為62歲,重新僱傭年齡為67歲。
(一)若在2020年達62歲法定年齡退休: 根據統計局估算,在2020年達62歲之齡的新加坡人可預期再活23.9年,至85.9歲。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比男性長壽的趨勢持續。
如果用性別來區分,則可得出下列估算:
2020年達62歲之齡的新加坡男性可預期再活21.9年,至83.9歲。
2020年達62歲之齡的新加坡女性可預期再活25.7年,至87.7歲。
這意味著,在2020年達62歲法定退休年齡門檻的新加坡人(不分男女),可以預期他們的退休人生將長達24年。
(二)若在2020年達67歲重新僱傭年齡頂限退休 根據統計局估算,在2020年達到67歲之齡的新加坡人可預期再活19.7歲,至86.7歲。
同樣的,女性較男性來得長壽。
如果用性別來區分,可得出下列估算:
2020年達67歲之齡的新加坡男性可預期再活17.9年,至84.9歲。
2020年達67歲之齡的新加坡女性可預期再活21.3年,至88.3歲。
這意味著,在2020年達67歲重新僱傭退休年齡門檻的新加坡人(不分男女),可以預期他們的退休人生有將近20年。
簡單小結一下,我們可以假定,
一位在法定退休年齡退休的新加坡人,將有近24年的退休生活;
一位做滿重新僱傭年齡才退休的新加坡人,也有將近20年的退休生活。

退休後人生還有很長,不少本地退休人士透過參與義工活動讓生活更充實。(聯合早報)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新加坡的預期壽命越來越長,上述退休生活的時間還有可能進一步拉長。
近年來,不少專家甚至開始「警告」,隨著人類預期壽命持續延長,活到100歲可能將成為常態,所謂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將不再適用。
換句話說,如果退休年齡沒有太大變化,國人的退休人生將越來越長。
或至少保守地說,如果遵循國家地法定退休年齡或重新僱傭年齡頂限退休,國人至少可預期自己的退休人生可達20年之久。

隨著醫療水平提升,國人的預期壽命將會越來越長。(海峽時報)
退休保障和健康要顧好
然而,退休人生越長,也意味著需要更充足的退休金。
想讓自己的二十年退休生活不至於捉襟見肘,退休規劃宜早不宜遲。
另外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因素是病痛。 機器老了會出問題,人體老化亦然。能活著,不代表無病無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研究,新加坡人在2019年的預期健康壽命為73.9歲,雖在全球排名第一,但同一份報告也指出,新加坡人會有長達十年的不健康晚年。
換句話說,國人在晚年最後10年,有可能會在病痛中度過,生活品質未必良好。
這也意味著,或許能真正享受的愜意退休生活,可能只剩下十年。
當局去年宣布推出的「健康SG計劃」,顯然就是為了應對這項問題,透過預防性治療,延緩各種老人病的發生。
想讓退休生活保持良好品質,健康不可忽視。

部分國人選擇在已屆退休年齡後繼續工作。(聯合早報)
退休年齡還會變動嗎?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未來退休年齡還會不會有較大變動,其實誰也說不準。
全球趨勢已警惕我們,退休絕對是國之大事。
近年來不少針對各國退休金的研究紛紛指出,在人類預期壽命不斷延長下,過去的退休年齡及退休金制度已不合時宜,一些過於「慷慨」的退休金制度,甚至面臨破產危機。
法國近來因退休制度改革而引發的騷亂,就凸顯了先進國家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新加坡同樣也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
根據官方數據,本地的老年人口贍養比例(old-age support ratio)已從2012年的5.9跌至目前的3.3,意即每一名65歲及以上的公民,有3.3名年齡介於20歲至64歲的公民一起贍養。
到了2030年,老年人口贍養比例還可能進一步跌至2.4。
新加坡的退休制度未來會否面臨改革,2030年退休年齡及重新僱傭年齡分別調高至65歲及70歲後,還會不會有新的調整,有賴政策制定者的智慧,也需要當局與民間妥善溝通,否則本該是卸下重擔的黃金年華,也會變得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