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顯龍總理昨晚通過視訊方式參加美國阿斯彭安全論壇,針對國際合作、中美關係以及全球化進程等熱點話題發表看法。(通訊及新聞部提供)
作者:陳婧 , 陳可揚
席捲全球的冠病疫情並沒有像911事件一樣促使世界各國為了反恐而相互合作,反而助長了本土主義情緒,使得全球化進程進一步倒退,仿佛回到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情況。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昨晚(8月3日)以視訊方式出席2021年美國阿斯彭安全論壇(Aspen Security Forum)的第一場對話,針對國際合作、中美關係以及全球化進程等熱點話題,與《紐約客》雜誌撰稿人歐逸文(Evan Osnos)對談。
李總理指出,二戰之後國際貿易逐步開放,各國慢慢走向共同繁榮,但人們的跨境活動極少,資本也幾乎沒有全球化,不過,當時各國仍在某個程度上合作,因為放棄合作就會損失許多機會和經濟增長。
他指出,目前國際上相互依存受限與分割(bifurcate)的可能讓人擔憂,因為當大家對彼此的成功不再持份,成為對手和敵人的可能就會越來越大,局面也將較不穩定。
這場對話的主要內容圍繞於中美關係,李總理指出,相較於美蘇分割的冷戰時期,當前所有亞洲國家和歐洲多數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是中國,但同時以美國為重要友邦或盟友,現在要讓大家再次分割將非常困難。
他也提到,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將在兩周內訪問新加坡和越南,顯示美國仍然重視這個區域,「各國也歡迎美國回到過去幾十年所扮演的,作為本區域國際秩序穩定器的角色」。
他重申,希望美國在未來時機成熟時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因為除了美國的軍事存在,亞太國家也希望看到美國在本區域有深度經濟利益並與區域國家一同前進。
他同時強調,隨著數碼經濟快速發展和綠色經濟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區域國家期望能在這些領域與美國探討實質性的互惠合作。
李總理:台灣存在中期風險
談到台海局勢時,李總理認為中國大陸不會單方面向台灣採取行動,但大的誤判或意外的危險是存在的。總體而言,台灣明天不會有危險,存在中期風險。
他強調,對於大陸民眾而言,台灣問題是「一切核心利益的母題」。「是最重要的國家課題,而台獨是絕對醒目的『紅燈』。」
李總理闡述,維持九二共識是兩岸維持關係與展開合作的可行方法,但台灣方面已表態不接受九二共識,而制定替代表述又非常困難。他分析,在這種情況下,北京將最大限度地限制台灣的國際空間,但不會在不受冒犯的情況下採取單方面行動,因為這麼做風險很高,即便成功,也要付出巨大代價。
在當前的兩岸局面中,李總理認為美國的立場十分關鍵。他指出,過去幾年裡,美國顯而易見地增加了與台灣的互動,包括軍機到訪、外交邀請和訪問等等,這都會被兩岸仔細觀察。但李顯龍也肯定,本屆美國政府的立場「非常謹慎」。
美國防長奧斯汀上月底到訪新加坡。李總理指出,奧斯汀當時在演講中對台海問題做出兩點重要表態,第一、沒有人願意看到現狀被單方面改變;第二、美國將依據《台灣關係法》和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支持台灣維持自我防衛能力。
李總理認為,奧斯汀對此做出了謹慎的聲明,「如果能夠明確並一以貫之地維護這個謹慎立場,台海兩岸的和平與穩定就能維持。這對整個區域至關重要,我認為對你們(美國)和中國的整體關係可能也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