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管理局告訴《海峽時報》,至今為止,已有四百位來自各地的富豪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聯合早報)
作者 程英生
世界的億萬富豪越來越多,去年新鑄富豪就有493人,創下新高,每17小時就迎來一位。
其中,中國富豪增加最快,目前有698位,只落後於美國(724位)。
窮人總有無窮煩惱,但富人也有錢多的困擾:怕投資失利、怕壞人綁架、怕政府增稅、怕富不過三代……
因此,億萬富翁紛紛尋找避風港,並設立「家族辦公室」,聘用專家協助管理財富,保住那百億千億資產。

新加坡中央商業區的高價店屋,是一些「家族辦公室」的最愛。(聯合早報)
世界之大,城鎮無數,不過,有法紀有道理、沒天災人禍、無苛捐雜稅的地方,在眾富豪眼中,真的不多。
其中,很多相中新加坡,一個小而美而安全的城市國家,於是紛紛在這裡落戶,設立所謂的「家族辦公室」。
金融管理局告訴《海峽時報》,至今為止,共有四百位來自各地的富豪在這裡設立「家族辦公室」。

「家族辦公室」主要分為三大類:私人銀行、單一家族辦公室、多家族辦公室。(海峽時報)
所謂的「家族辦公室」,簡單來說,便是將家族資產和企業資產分割開來,由家族成員和理財專家專項管理,確保家族財富的穩定和持久。據報道,越來越多富翁選擇這麼做。
四百在此落戶的富翁中,好幾位是頗有名氣的,包括谷歌的聯合創辦人Sergey Brin,英國戴森公司創辦人James Dyson,以及海底撈聯合創始人舒萍。
富豪們看上新加坡什麼?

(海峽時報)
金融管理局總結的原因是:
新加坡社會穩定,整體環境親商,財務管理人才濟濟,投資機會豐富廣泛,同時是個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
金管局沒提到的是,我們的稅率比多數國家的低;不必專家分析,我們也知道那是絕大的吸引力。
此外,新加坡人奉公守法,早已聞名於世。有如一位本地網紅近日說的,新加坡人在網上是刁民,但網下是一等良民,乖乖聽話的。
這就意味著,這裡是平平靜靜的世間樂土。這是小民之功,官家應該記上一筆,表揚一番,不該只說政策之美好、治理之順當。
富豪又為新加坡帶來什麼好處?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聯合早報)
金融管理局很小心地說,富豪的家族辦公室製造就業機會。它們直接和間接的聘用各類顧問和專家,包括法律、稅務、金融、資產管理和行政方面的專才。
此外,家族辦公室也為本地起步公司和新興企業帶來更多資金,而那些世界級富豪也幫助啟發本地商人,跟他們分享經驗。為此,政府近年來大力鼓勵各地富商到新加坡落戶,在這裡管理家族的資產。
就業機會的製造?這不可置疑,總有新加坡人從中受惠。問題只是,受惠的本地人有多少?他們優先考慮本地人嗎?
還有,億萬富豪有的是錢,他們肯定會購買房產,可能一買就好幾套,它所帶來的影響不可忽視。
本地的私宅已經越來越貴,在烏節、武吉知馬、荷蘭路一帶的私宅已達天價,很多中上層本地人也買不起。我們會不會面對這樣的局面:最終有一天,那些美美的屋子,住的是多數是外地人,本地人只能退而求其次?
這樣的局面一旦出現,社會觀感就會很不好;一經發酵,難保新加坡人會變得不乖,網上網下一樣酸,那就不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