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前時代,新加坡已經開始推廣無現金支付...總理李顯龍甚至調侃道,對比中國的無現金支付,自己像鄉巴佬...
但新加坡的無現金支付推廣確實...很緩慢!
後疫情時代,新加坡的無現金支付迎來的大的轉機!
最新一項調查顯示,新加坡3/5當地人在疫情期間,嘗試過完全無現金支付的生活!

(圖:來源自網絡)
2018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著手,開始大力推廣無現金支付...
不過...新加坡的各種「卡」實在是太多了,再加上生活消費習慣,掃碼、刷臉支付推進緩慢,甚至無現金支付比付現金搞的更加麻煩!
而後疫情時代,明顯加速了新加坡的掃碼支付進程。
在疫情之初,2020年4月份的數據顯示,短短一個月內,新加坡有2萬多個支付點使用共用SGQR碼,供人們掃描付款,也有商家在新冠阻斷措施期間,果斷實施「零接觸」措施,支持無現金交易,拒收現金。
已有超過13萬1700個支付點採用SGQR碼,比七個月前多了將近10萬個。用戶只需掃描二維碼,就能選擇超過30種支付模式。

(圖:來源自網絡)
最新調查顯示:新加坡每五名消費者中,就有三人在冠病疫情期間,嘗試過著完全無現金付款的生活。
信用卡公司威士去年9月,向1000名、18到65歲的新加坡人進行調查。當中,以18到23歲的「Z世代」受訪者居多。
結果發現,82%的「Z世代」受訪者嘗試過著完全無現金付款的生活。
相比之下,只有74%、年齡介於24到39歲的「Y世代」受訪者嘗試這麼做。
受訪者表示,付款和查閱交易更方便快捷,是促使他們嘗試無現金付款的主要原因。
多數受訪者較常在繳付帳單、搭乘公共運輸、電召德士和共乘服務等日常交易方面,使用無現金付款。

(圖:來源自網絡)
不得不說,疫情帶來了大變局!
人們的生活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個小小的生活變革,帶來的效應卻是巨大的...
移動支付是大勢所趨,未來會與現金支付合理共存,便捷人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