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計劃在東海岸一帶填海建造的「長島」,預計面積將比濱海灣大一倍,達到約800公頃,而且會使東海岸公園的瀕水地帶延長兩倍。

圖源:新加坡市建局
新加坡東海岸是一個風景優美、人文豐富、活力四射的地區,吸引了無數的居民和遊客。然而,這個地區面臨著一個嚴峻的挑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為了保護這個地區的家園和生計,新加坡政府計劃在東海岸填海造地,建造一個名為「長島」的新地區。這個項目將涉及在更高的水平上開墾三塊新土地,並遠離目前的海岸線。這將使現有的東海岸公園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原樣,同時提供新的生活和娛樂空間。
01 「長島」項目的背景
新加坡是一個島國,國土面積只有719.1平方公里,比北京市的海淀區還要小一些。然而,這個小國卻有著大國的雄心和魄力,它通過不斷的填海造陸,擴大了自己的領土,創造了更多的發展空間。新加坡的填海造陸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從那時起,它就一直在不停地改變自己的地理形態,為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等各個領域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長島」項目是新加坡政府為應對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而採取的一項長遠規劃,該項目由李顯龍總理在2019年國慶集會上首次提出,並於2022年在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的長遠規劃檢討展覽上展出。
作為一個地勢低洼的島國,新加坡必須應對海平面上升的長期影響,預計到本世紀末,新加坡周圍的平均海平面將上升1米,當漲潮與風暴潮同時發生時,海平面可能會比平均海平面高出4-5米。
「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我們島上大約三分之一的土地比平均海平面高出5米,有被海水淹沒的風險。」李顯龍總理說。
特別是東海岸地勢低洼,面臨洪水的高風險,今年1月,東海岸公園的部分地區被洪水淹沒了大約兩個小時。
因此,需要採取海岸保護措施來保護該地區的家園和生計。政府已經開始研究在東海岸填海造地的可能性,以建立一個新的海岸防線,雖然保護低洼地區很重要,但公眾也表示希望保持暢通無阻地進入海濱,並保護沿岸的文物和娛樂空間。
02 「長島」項目的特點
「長島」項目的主要特點是將沿海保護措施與該地區未來的填海計劃相結合,從而實現多重目標。
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Desmond Lee)周二(11月28日)在東海岸公園舉行的棲息地改善活動中透露了該項目的一些潛在特徵。

圖源:新加坡市建局
李先生說:「該項目將涉及在更高的水平上開墾三塊新土地,並遠離目前的海岸線,這將『項目海岸保護向海』,使現有的東海岸公園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原樣。「
填海的土地面積約為 800 公頃,是濱海灣的兩倍,它還將創建一個新的淡水水庫,公眾可以使用它進行劃獨木舟和划龍舟等水上活動。
其他功能包括兩個潮汐閘門和泵站,以「防止海水進入」,並在大雨與漲潮同時抽取雨水,以應對海平面上升對地勢低洼的新加坡構成「生存威脅」。
該項目還將增加約20公里的新沿海和水庫公園,從目前的東海岸公園延伸而來,這將使公園沿線現有濱水區的長度增加三倍。
預計需要「幾十年」才能實施,長島的規劃必須從現在開始,以便「能夠及時實現,以保護該地區免受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包括進行廣泛的環境和工程研究,以評估「概念填海概況」的可行性,同時還同時進行公眾諮詢。
03 「長島」項目的影響
「長島」項目將對新加坡東海岸的環境、社會和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
從環境的角度來看,「長島」項目將提高該地區的海岸防禦能力,減少洪水的風險,保護低洼地區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同時,該項目也將考慮到自然和遺產的保護,儘量減少對現有的東海岸公園和周邊地區的影響。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長島」項目將為新加坡人提供更多的生活和娛樂空間,增加他們與海洋的親近感和歸屬感。該項目也將促進社區的參與和共建,讓公眾在規劃和設計的過程中發揮作用,反映他們的需求和願望。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長島」項目將為新加坡創造新的發展機遇,提供更多的住房、商業和工業用地,支持新加坡的長期增長和競爭力。該項目也將帶動相關的建築、工程和服務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和收入。
04 「長島」項目的進展
「長島」項目的規劃和實施將需要幾十年的時間,首先是大約需要五年的技術研究,以及公眾諮詢。
目前,政府已經展開了「廣泛的環境和工程研究」,以評估概念填海概況是否可行,這些研究將涵蓋以下方面:
土地開墾的方法和材料,以及對海洋環境和水質的影響;
潮汐閘門和泵站的設計和位置,以及對水流和水位的影響;
水庫的容量和水源,以及對水資源和水安全的影響;
填海區域的地質和地形,以及對地震和液化的影響;
填海區域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以及對現有的東海岸公園和周邊地區的影響;
填海區域的規劃和設計,以及對公眾的參與和諮詢的方式。
這些研究將採用科學和創新的方法,利用先進的技術和數據,以確保「長島」項目的可持續性和適應性。
同時,當局也將與居民和利益相關者(包括當地企業、自然和遺產社區、體育和娛樂興趣團體等)接觸,了解他們對填海路段的反饋和想法,這些諮詢將通過不同的渠道和平台進行,如線上調查、線下研討會、社區活動等。

圖源:新加坡市建局
李先生說,當局將尊重和考慮公眾的意見,以確保「長島」項目能夠反映新加坡人的需求和願望,同時保護和增強東海岸的特色和魅力。技術研究和公眾諮詢完成後,當局將讓公眾參與「長島」的「設計和總體規劃」,這將涉及到填海區域的具體功能、設施、景觀和風格等方面。
當局將在適當的時候,公布更多的細節和進展,讓公眾了解和參與「長島」項目的發展。
015 填海造陸的動因

圖源:雅虎
新加坡填海造陸的最主要的動因,就是為了滿足國土資源的需求。新加坡的國土面積本來就很小,而且還有一部分是山地、沼澤、紅樹林等不適合建設的地形。
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新加坡對土地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無論是工業、商業、住宅、基礎設施、旅遊、軍事等各個領域,都需要更多的土地來支撐,因此,新加坡選擇了填海造陸這種方式,來增加自己的國土面積,提高自己的國土利用率。
新加坡填海造陸的另一個動因,就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和競爭力。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的南端,是一個重要的海上交通樞紐和貿易中心,新加坡通過填海造陸,建設了先進的港口設施和航空設施,吸引了大量的國際貿易和投資,促進了自己的經濟增長和繁榮。新加坡也通過填海造陸,打造了一些具有標誌性和吸引力的建築和景點,如金沙酒店、濱海灣花園、聖淘沙島等,提升了自己的國際形象和影響力,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和移民,豐富了自己的文化和社會多元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