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中產階級熱捧的「燕麥奶第一股」,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商業困境。
近日,瑞典品牌歐特力(OATLY)和新加坡老牌食品飲料企業楊協成(Yeo Hiap Seng)宣布關閉其在新加坡的合資工廠,結束僅三年的運營,共計25名員工被裁退。
OATLY成立於1990年代,是一家專注於燕麥奶生產的創新型公司,總部位於瑞典馬爾默。
楊協成品牌歷史更久遠。創立於1900年,他是新加坡最具歷史的食品飲料公司之一,以醬油、飲料和預包裝食品聞名,其廣泛的業務網絡覆蓋全球超過60個國家。這家百年企業不僅是新加坡的國民品牌,也是東南亞飲料行業的重要玩家。

在這次工廠關停過程中,41名楊協成員工中的16人已被調到其他崗位,但剩下的25人將面臨裁員。楊協成表示,按照勞資政指導原則進行,公司會根據員工的薪資和工齡,支付相應的遣散費。同時,楊協成還將與全國職工總會就業與職能培訓中心(e2i)合作,為受影響的員工提供工作配對和職業指導,幫助他們儘快找到新工作。
歐特力和楊協成的合作開啟於2021年3月,當時是集體投資了3000萬元,在新加坡的聖諾哥大道(Senoko Way)建立了首個燕麥奶工廠,在2021年下半年正式投入生產,目標市場是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
這一合作被視為OATLY試圖拓展亞洲市場的重要一步,同時藉助楊協成在東南亞的深厚分銷網絡和本地化生產能力,快速打開區域市場。

2021年OATLY工廠開幕。圖源:Yeo’s and OATLY
2021年底,OATLY在中國馬鞍山建立了其亞洲第二家工廠,並計劃次年再開新工廠,可見其當時進軍亞洲市場的堅定決心。

虧損58億,股票極速貶值,其實早有跡象
其實這次在新加坡的關廠裁員並不算突然,早在這兩年發布的財報中就能看出歐特力這幾年一直處在持續虧損中。
根據其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營收達到了2.0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86億看似增長不錯,但公司的凈利潤實際是虧損了3460萬美元,而從2019年至今,累計凈虧損已超過8.5億美元(約58.4億人民幣),包括其他負債。
儘管營收是往上走了,可凈利潤還是虧錢,這背後很可能是成本上升或市場投入過大等因素。

圖示:OATLY 2024第三季度財報
盈利的遙遙無期,資本市場很快得反應出來了。
歐特力在2021年於美國上市,當年股價超過22美元,市值超過130億美元,隨著股價不斷下滑,目前股價0.62美元,市值僅3.91億美元。

OATLY一度成為成為燕麥奶代名詞
OATLY的成功,是與咖啡品類的深度綁定。早期,通過瞄準精品咖啡店和連鎖咖啡品牌的B端市場,OATLY迅速打開市場。
2016年,OATLY在美國的2500多家精品咖啡館進行試點。
2018年,OATLY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延續其作為咖啡伴侶的品牌定位,主攻咖啡館等B端渠道。它成功進入了投資方華潤旗下的太平洋咖啡和星巴克等知名品牌。值得一提的是,星巴克前CEO霍華德·舒爾茨也是OATLY的投資人之一。
品牌迅速從上海擴散到中國一二線城市,旗下的「咖啡大師」產品成功「破圈」。OATLY上市不到一年,其「咖啡大師」燕麥奶已覆蓋中國超8000家咖啡店,而「茶飲大師」燕麥奶也進入了超過5萬家茶飲門店。
毫不誇張地說,當時幾乎所有人喝的第一杯燕麥拿鐵里的燕麥奶都來自OATLY。
不過,OATLY的價格非常高,比普通牛奶還貴三四倍。如果主打膳食纖維的優勢,營養價值和性價比又遠不如豆奶,很多人說「燕麥奶就是針對中產階級的智商稅」
就目前的情況,OATLY在亞洲市場的高開低走,不知何去何從。

LEO丨編輯
CH丨編審
網絡資料整合丨來源
網路資料整合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