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年度的「公廁清潔運動」以「廁所清潔,人人受益」為主題。(圖:許凱菱)

今年截至本月15日,有十家咖啡店因廁所衛生和其他食品安全問題,被新加坡食品局下令暫停營業。
這比過去兩年,每年只有一家咖啡店因類似問題被令暫停營業多出許多。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次長馬炎慶在信嘉小販中心(Senja Hawker Centre),為今年的「公廁清潔運動」主持推介儀式時說,由於今年被定為公共衛生之年,因此當局全年都在加強針對公廁衛生的執法行動。今年以來,環境局和食品局採取了1200多次執法行動,是去年同期的三倍。
馬炎慶表示:「我們要確保公眾能夠使用乾淨跟衛生的公共廁所。當然執法只是一部分,最重要就是說我們怎麼樣能夠長期的維持廁所的清潔和衛生。」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次長馬炎慶在信嘉小販中心,為今年的「公廁清潔運動」主持推介儀式。(圖:許凱菱)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次長馬炎慶在信嘉小販中心,為今年的「公廁清潔運動」主持推介儀式。(圖:許凱菱)
馬炎慶也說,公廁工作小組(Public Toilets Taskforce)正在探討如何幫助小販中心和咖啡店業者,維持廁所的清潔及衛生。
「這個公共廁所工作小組正在探討如何加強這方面的力度跟提供正確的資源,幫助我們的小販中心跟咖啡店業者,如何在設計方面著手:空間的使用、器材的這些選項能夠更好地在清理跟維持方面做得更好。」
本年度的「公廁清潔運動」以「廁所清潔,人人受益」為主題,呼籲公眾採取四大步驟,保持廁所清潔。這四大步驟包括:保持馬桶座清潔、徹底沖乾淨、保持地面乾燥,以及把垃圾投入垃圾桶。

錦明小學老師張康風(右)和小學四年級學生盧雨珍(左)。(圖:許凱菱)
為了讓小學生了解保持公廁清潔的重要性和掌握清潔技能,公共衛生理事會今年同兩所小學合作,在學生清潔夥伴工作坊(Buddy Clean Workshop)下推出試點課程,教育小學三年紀和小學四年紀的學生正確的公廁清潔習慣。
錦明小學就是其中一所參與清理廁所課程的學校。小學的老師張康風說,學生們會親身體驗清理廁所,學習一些平常學不到的技能。
張康風表示:「這個環節對我們學生來說其實應該是蠻有挑戰性的。因為之前他們覺得清理廁所可能是一個很骯髒、有點噁心的一些工作。可是經歷了這個活動之後,他們也能更好地體恤清潔工人的辛苦,也真正地學習怎麼清理廁所,也知道清理廁所其實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小學四年級學生盧雨珍是參與這項試點課程的其中一名學生。她說:「上了那個課程後,我就覺得我一看到骯髒的廁所我就會感到很生氣。因為那個人把那個廁所弄骯髒,會增加清潔工人的負擔。」
公共衛生理事會計劃明年將清理廁所的環節正式納入學生清潔夥伴工作坊,並在15所小學推出這個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