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哪吒2》在全球範圍內大放異彩,成功躋身影視前列,也引發了新加坡網友對該片上映的熱切期盼。許多觀眾還寄託了美好的願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擁有哪吒般的堅韌和敖丙般的禮貌。
恰在此時,新加坡政府再次加大了生育激勵的力度:對於生育第三胎的家庭,將給予高達4.8萬新元的獎勵,且生育的孩子越多,獎勵的金額也越高。

新加坡政府此次依然沿用了其一貫的「砸錢」策略。他們堅信,只要獎勵足夠豐厚,總會有人願意生育。別再猶豫了,新加坡正敞開懷抱歡迎你們加入生育大軍!
新加坡新生兒數量大減
40.2%的40-49歲已婚女生一個或不生
上世紀70年代,新加坡流傳著一句廣為人知的口號:「男孩女孩無所謂,兩個孩子剛剛好。」
然而,這句口號似乎起到了反效果,許多民眾並未遵循這一建議,甚至選擇不生育。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高達58%的受訪者表示今年不會考慮結婚生子。
40多年後的今天,新加坡的領導層對此深感憂慮。新生兒出生率的持續下滑成為了他們面臨的嚴峻挑戰,他們不禁後悔當初是否應該提出那句口號。
根據新加坡統計局的數據,從2014年到2024年,40-49歲已婚女性中生育三個或更多孩子的比例下降了約6個百分點,而生育一個或沒有孩子的比例則上升了近8個百分點。
顯然,新加坡的生育意願和生育率都在不斷下降。即便是備受期待的「龍寶寶」也無法扭轉這一趨勢。
生育率0.97創歷史新低
前3個季度僅有2萬+龍寶寶出生
到2024年第三季度為止,新加坡的龍年新生兒數量僅為2萬4811名,與前一年的兔寶寶相比還少了57名!專家預測,整個龍年的新生兒總數將不會超過4萬名。

這不僅是新加坡建國以來龍年新生兒數量最少的一次,也是近34年來的最低記錄。
根據《2024年新加坡人口簡報》的數據,2023年新加坡出生的公民寶寶數量為28877名,與前一年相比下降了5.1%!同時,整體的居民生育率也跌至了歷史新低的0.97。

新生兒數量的急劇下滑,預示著新加坡正面臨著人口負增長的問題。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而新生兒數量卻嚴重不足,形成了一個搖搖欲墜的人口結構,宛如一個倒置的金字塔。

就連全球首富馬斯克也發出警告,稱「新加坡正面臨滅絕的危機」。
於是乎,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上,新加坡再次加碼,鼓勵人們生娃!

你生娃,黃循財政府就發錢
第三胎可領取最高$4.8萬
為了鼓勵已婚家庭生3胎,新加坡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在2025年財政預算案中宣布一項每年支出8000萬新元的「多子女家庭計劃」。
第3胎及以上多給5000新元
2月18日起,出生的孩童只要是第3胎或以上,兒童培育戶頭款項的起步津貼從5000新元翻倍至1萬新元。
母親給5000新元
產下第三胎或更多孩子的母親,每個新生兒可獲得額外的5000新元保健儲蓄補助金。
家庭可領最多6000新元補助券
對於現有的3胎及以上家庭,家長可憑第三胎及後來每一胎的孩子,每年獲1000新元的「多子女家庭LifeSG補助券」,直到孩子滿6歲。(*電子補助券將通過LifeSG手機應用發放。)

簡而言之,只要你現在生第三胎及以上,就能多領取16000新元的額外補助。
這要是再加上新加坡一直以來實行的「政府育兒津貼」,只要你現在生第3胎、第4胎,就能白得48000新元;生第5胎更能得到54000新元。
新加坡未成年都算
孩子不滿20歲就能拿$500
新加坡這次可真是把20歲及以下的未成年,都算作孩子了,每個人都變著法給錢。
不滿12歲的新加坡兒童
獲得價值$500的育兒 LifeSG 補助券,預計今年7月就能收到錢。今年出生的新生兒預計明年4月收到補助金。
13歲-16歲的青少年
獲得價值$500的教育儲蓄(Edusave)填補,預計今年7月就能收到錢。
17歲-20歲的未成年
獲得價值$500的中學後延續教育戶頭(PSEA)填補,預計今年7月就能收到錢。

新加坡幫助養娃少花錢
學前教育每月費用降至$300
新加坡政府在鼓勵生育的同時,也深知養育孩子的不易,因此不僅在生育時給予經濟支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持續減輕家庭負擔。
從今年開始,政府資助的主要學前中心及其合作夥伴所提供的全日制託兒服務費用將有所調整。具體來說,這兩類機構的月費上限將分別減少40新元,調整後分別為640新元和680新元。而到了明年,這一費用還將進一步降低30新元,降至610新元和650新元。得益於基本託兒津貼,新加坡的雙薪家庭每個孩子在託兒方面的月支出將大約降至300新元,而對於中低收入家庭來說,這一費用將更為優惠。
此外,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也極大地減輕了家庭的經濟壓力。小學階段免學費,中學生僅需支付5新元的學費和20新元的雜費,而初院生的費用也僅為6新元學費加27新元雜費。如此算來,從孩子入學到進入大學前的整個教育階段,每個家庭最多只需支付2000多新元。
新加坡助力減輕生活負擔
新婚夫妻買房最高補助$23萬
近年來,新加坡每年推出的預購組屋單位數量介於2000至4000之間,然而這一數量仍難以滿足需求。為此,政府計劃持續增加新組屋的供應,特別是那些等待時間較短的組屋,以此激勵新婚夫婦儘早組建家庭。
在購房優惠方面,首次購買預購組屋的夫婦可享受高達12萬新元的津貼,而購買轉售組屋的津貼則高達23萬新元。
葉漢榮議員提議放寬育兒短期住屋計劃的申請門檻,並增加該計劃下的組屋供應,為正在等待預購組屋的年輕夫婦提供更多經濟實惠的租房選擇。
娜蒂雅議員則建議建造更多適合三代同堂的組屋,讓家人能夠共同生活,也讓祖父母有機會協助照顧孫輩。

新加坡下令給父母放假陪娃
寶寶出生一年內可帶薪休假30周
當前規定下,直至孩子年滿七歲,每位家長每年均可享受六天帶薪育兒假,且不受家中孩子數量的影響。黃國光議員提議,應將這一福利延長至孩子12歲,即每位家長在孩子未滿12歲的期間,可針對每個孩子享有六天帶薪育兒假。從今年4月1日起,新加坡政府將強制把由政府承擔薪資的陪產假延長至四周,這意味著新生兒父親若申請四周的陪產假,僱主必須批准。
同時,自4月1日起,新加坡還將推出全新的父母共用產假計劃,將在職父母的產假增加至10周。新政策實施後,寶寶出生的一年內,父母總共可申請長達30周的育嬰假。

為了打造更加家庭友好的職場環境,未來職場將採取更多措施,如允許雇員選擇彈性工作時間,甚至推行四天工作制,旨在為家長騰出更多時間陪伴孩子。
新加坡支持女性凍卵,補貼人工
受孕再也不用擔心身體不好難以生娃
如果你渴望擁有孩子,但因身體狀況導致自然受孕面臨挑戰,別擔心,新加坡提供了一項補助計劃來幫助你。只要夫妻雙方中有一方是新加坡公民,且受孕前家庭中僅有一個孩子,且同意在公立醫院進行受孕治療,就能享受到政府對人工輔助受孕部分費用的補貼。

另外,新加坡對凍卵技術也持開放態度。政府已明確規定,年齡在21歲至35歲之間的新加坡女性,無論婚姻狀況如何,均可選擇凍卵。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合法夫妻才能使用這些冷凍卵子進行生育。至於為何將凍卵年齡上限設定為35歲,這與捐贈卵子的年齡限制相同,原因是女性在35歲後,卵子的質量會顯著下滑。然而,對於使用冷凍卵子進行人工受孕的年齡,則沒有明確的上限規定。
李光耀都難以解決稱人口問題根源在於
新加坡的建國元勛李光耀,在其著作《李光耀觀天下》中專辟一章,深入闡述了他對人口問題的獨到見解。
李光耀曾設想,若他仍在執政,會將新加坡的嬰兒獎勵金設定為國民平均年薪的一倍,以當前新加坡每月稅前平均工資中位數5197新幣為基準,這一獎勵無疑將極為豐厚。
然而,經過多方努力後,李光耀坦言:「人口問題對新加坡構成了最大的威脅,但我對此束手無策,已將此重任交予下一代領導人,期盼他們或未來的繼任者能最終找到破解之道。」
他認為,人口問題的根源在於生活方式的轉變。隨著女性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就業機會的平等化,她們不再將生育和照顧家庭視為首要任務。
女性在經濟上獨立,對伴侶的選擇也更為挑剔,期望找到比自己收入更高的男性。若遇不到理想對象,她們寧願保持單身。
針對這一問題,李光耀提出了兩個可能的解決方案:一是承認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性(如美國所行),二是通過移民政策來增加人口(新加坡一直在實施)。
但這兩個方案都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今,新加坡正逐步加大對生育的補貼力度,是否能激發更多人的生育意願,我們拭目以待。
新加坡使「手段」擴招人口
吸引外國人才和留學生
正如李光耀先生所指出,面對低生育率的挑戰,新加坡除了鼓勵生育之外,也別無他法。既然本國寶寶數量不足,那就只好藉助外國勞動力的補充了。通過觀察相關數據圖表,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儘管新加坡的生育率持續走低,但其總人口卻仍然保持著穩定增長的趨勢。

那麼,這些新增的人口是從何而來的呢?答案就是外國勞動力。既然本國的生育率無法提升,新加坡便轉而積極吸引並留住外國的優秀人才和留學生。
為了吸引更多的國際學生和他們的家庭,新加坡推出了陪讀政策,允許留學生的父母陪伴他們在新加坡學習。同時,外國留學生只需通過一系列的國家級考試,如PSLE、N水準、O水準、A水準或IP計劃,就有機會申請成為新加坡的永久居民。此外,新加坡還設立了獎學金政策,為留學生提供免費的教育機會,以此吸引他們來新加坡學習和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