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新加坡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既是大選年,又恰逢獨立60周年。在此背景下,民眾對財政預算案滿懷期待。2月18日,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發表了新財年預算案聲明,這份預算案,沒有辜負國人期望,不僅助力大家應對當下挑戰,更為新加坡的未來築牢根基。
01 多維度惠民扶企緩解當下壓力
事實上,預算案內容積極回應了過去幾個月各利益相關方提出的反饋與建議,是一份全民參與編制、面向全體新加坡人的預算案。它不僅讓國人共享國家發展成果,通過為民眾提供直接支持,增強了大家的歸屬感與認同感,更促進了社會的團結和諧,助力打造更加包容的社會。
在生活成本上升的大環境下,物價上漲使家庭和企業開支不斷增加,緩解生活費上漲壓力成為此次預算案的重點主題。為了切實支持家庭與個人,政府宣布了一系列援助措施。
除了每戶公民家庭可獲得社區發展理事會鄰里購物券外,所有在今年年滿21歲的國人,都能在SG60配套下領取600元至800元不等的SG60鄰里購物券。同時,小販中心和巴剎攤主也能得到600元租金補貼。這些實實在在的補貼,有效減輕了國人的生活成本負擔。
在企業扶持方面,2025估稅年,企業可獲得50%的公司稅回扣。對於那些未盈利、無法享受稅務回扣的企業,至少能獲得2000元現金補助,這使得更多企業能夠得到支持,有能力應對成本上升的挑戰。
與以往不同,今年的預算案充分考慮到了各個階層。比如,私宅居民與組屋居民一樣享有氣候優惠券,年長者還能申請家居改進津貼,用於增設便於樂齡使用的設施,提升居住環境的安全性與舒適度。
正如總理在預算案聲明中所說,這是一份著眼未來的預算案,為更穩健的明天奠定了堅實基礎。預算案在科技創新與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大力投入,彰顯了新加坡為未來發展所做的戰略布局。
02 著眼未來布局平衡財政謀發展
在具體投入上,政府宣布追加30億元支持科技創新領域的研發;撥款1億5000萬元助力企業獲取量身定製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向樟宜機場發展基金再注資50億元,打造世界級基礎設施;為未來能源基金額外注資50億元,積極研究部署核能的可行性,推動可負擔且可持續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
在全球經濟競爭日益激烈、資源有限的當下,科技創新和綠色能源無疑將成為新加坡保持領先地位的關鍵因素。

從財政狀況來看,新加坡在2024財年實現了64億元財政盈餘。儘管新財年在多個領域加大了支出,但預計仍將連續第二年保持財政盈餘,達到68億元,這充分體現了新加坡穩健的財政狀況以及一貫堅持的審慎理財原則。
過去兩年,強勁的經濟增長推動公司稅收大幅增加,成為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然而,宏觀經濟環境充滿不確定性,公司稅收能否持續增長還有待觀察,這也讓政府未來的收入走勢存在諸多變數。
與此同時,政府支出持續上升,目前已占GDP的18%,預計到2030年將增至20%。面對人口老齡化、經濟增長放緩以及低於更替水平的出生率等長期挑戰,政府必須審慎管理財政平衡,確保資源得到有效分配,以支持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需要明確的是,「派糖」式援助雖然能在短期內贏得民眾支持,但政府必須避免社會對援助產生過度依賴,將其視為理所當然。許多新加坡人期待每年預算案能帶來好處,但預算案的核心意義遠不止於此,它關乎國家的長期發展規劃。
國人應當明白,SG60配套是新加坡獨立60周年的特別「禮物」,並非每年都會推出,鄰里購物券也並非長期承諾。真正的財富共享,最終還是取決於國家的長期投資與穩定經濟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