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不起"的新加坡人

2019年09月01日   •   6669次閱讀

年是新加坡開埠200周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國慶群眾大會演講,宣布將國民退休年齡和重新僱傭年齡分別延長3年。

在新加坡,耄耋之年仍然孜孜不倦工作的大有人在

在我們高呼不要延遲退休的時候,為什麼新加坡擁有全亞洲最好的養老制度,被稱為是「養老天堂」,國民居然會害怕退休?

這除了跟新加坡老齡化問題嚴重有關之外,在老藝術家看來,新加坡並不是所謂的讓人早早懶下來的「養老天堂」,相反他們最拼,真正的活到老做到老。

新加坡政府和社會都提倡每個人自力更生,不提供全福利性質的養老保障

他們生怕被社會淘汰得太早,巴不得干多幾年。要知道新加坡連續三年上榜全球最具競爭力國家/地區,穩坐第一。

從一開始的人少地狹,窮困潦倒到後來獨立成城邦,成了外人眼中令人艷羨的宜居繁榮。於今而言,新加坡在世界的舞台上,已經可以完美地演繹一個小國崛起的神話,讓人不明覺厲——

背後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狠勁兒,才造就了這樣一個光鮮摩登的新加坡?

在新加坡生活是一種什麼體驗?

在新加坡,你可以看到非常有意思的反差風景: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與中國式廟宇、伊斯蘭教清真寺相映成趣。

這裡既有馬來文化為特色的「亞拉街」,又有印度文化特色的「實龍崗路」和華人聚居的「牛車水」。

新加坡華人大多集中在牛水車

明明商業中心烏節路到處都是耳熟能詳的國際一線品牌,你在街上看到的年輕人都跟你沒什麼區別。

但如果你輕易用普通話搭訕開場,又可能會碰到熱臉貼冷屁股的尷尬場景,他們基本上都是用英語交流。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你出入平民菜市場,講普通話不是地道的通行證。相反,一口流利的潮汕話或者客家話,才是通關的秘訣。

東西文化融會貫通的新加坡,在外人眼中是最佳的移民去處。

因為這裡符合他們對英式傳統教養下的生活質素,新加坡城市環境乾淨整潔,交通也極為便利,這裡坐擁最發達的航班系統,就算廉價航班也能享受世界級繁華的樟宜機場。

不僅如此,這裡出行非常方便,公共運輸系統發達,選擇多樣,想去哪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路上還不堵車。

這是因為新加坡的私家車普及率並不高,最出名的稅就是擁車證(COE),發動機排量越大動力越足,擁車證就越貴。

在新加坡生活了5年的美國媒體朋友告訴我,這裡是她感覺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在這裡就算你不用鎖車、甚至落了錢包走開都沒問題。

更主要的是,作為一個女生,你不用擔心在任何社區晚上外出會有人身安全問題。

唯一讓人有點不舒服的就是能隨時隨地感覺到監控攝像頭的存在,但一切為了安全著想,新加坡的天眼系統非常發達。這裡的小偷小摸,都顯得有點「浪費時間」。 新加坡人常向外來客人調侃自己——新加坡是個「finecity」, 這裡的」fine」既是一個「美好的」城市,也是一個「嚴罰的」城市。就連使用廁所後沒沖水,亂過馬路,地鐵上喝水或者進食都會導致罰款。

在外人看來,新加坡的生活成本非常高,過著像是去年電影《瘋狂亞洲富豪》裡面那樣紙醉金迷的生活。

但其實在新加坡人其實並沒有面臨著像香港人那樣的住房壓力,新加坡82%的國民住在公共住宅(新加坡稱為組屋),價格非常低廉,人均居住面積30平方米。

組屋之外最多人居住的是共館式公寓,價格也一般是政府組屋的4,5倍之多。

最為外人津津樂道的多元開放,還是在新加坡的小販文化。

新加坡目前共有110個小販中心,最近新加坡正式為該國的小販文化申遺,用李顯龍的話來說,「小販中心宛如『社區飯廳』,是形成國家認同的重要一環。

這裡到處是繁忙的美食界,匯聚了全球的美食,花個3到7新幣(大約2到5美元),就能解決一頓午飯或者晚飯。

老藝術家鍾愛的新加坡四件套:辣椒蟹、沙嗲、肉骨茶、海南雞飯

在這裡你能吃到最便宜的米其林餐廳,感受到最古早的粵菜潮汕菜味道,其實完好地存留在新加坡唐人街里

一個簡簡單單的小吃檔,都有米其林星的級別,庶民天堂也不過如此。

新加坡的認同感到底從哪來?

很多人喜歡拿新加坡和香港作對比,同樣是有過英國殖民統治的歷史,同樣是一個天生吃港口靠港口的地方,同樣曾是風靡亞洲的四小龍。

現在顯然新加坡已經今時不同往日了。

香港屬於中國大陸的政治港口,新加坡則是全亞洲的物理港口,扼制了馬六甲海峽

很多人也沒想到,今年距離新加坡開埠已經有200周年。要知道當初新加坡從英國殖民分離,外界從一開始就有點小看這個小城邦。

他們以為這樣一個資源匱乏又身處馬來人腹地的小國,失去了馬來西亞的支撐,前途堪憂,這樣的狀態並不會維持太久。

馬來西亞回過頭估計很後悔當初為什麼撇掉了新加坡

顯然他們打臉了。地少人狹的新加坡,以自由主導經濟發展方向,依靠著國際貿易和人力資本的崛起,擁有世界第三大外匯交易中心,早已成為東南亞唯一一個已開發國家。 新加坡獨立崛起的背後,其實背後是南洋華人崛起的書寫。

早期新加坡華僑領袖林義順等人積極支持孫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當時的同盟會南洋支部舊址就設在晚晴園

當67歲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用一口流利的國語在國慶會上發表演講時,他用儒雅又智慧的氣質,講述新加坡華人先輩如何通過自己的拼搏換來繁榮的盛世,其中有一句話老藝術家印象很深—— 華人先輩在新加坡,就是在演繹如何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轉變。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國慶演講鼓勵年輕人:多多益善

從1819年新加坡開埠,就已經有第一波華人移民到了這裡,之後20世紀到21世紀初,又有兩波華人移民潮。

隨著華人不斷增加,在南洋這片熱土上,也形成了一種華人文化,即被當地土著文化影響的——荅荅娘惹文化

土生華人在新加坡、馬來的結合體,就像新加坡劇集《小娘惹》那樣,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稱為娘惹。

尤其是早期的華族移民,他們從小就在傳統的儒家社會裡長大。雖然與祖籍地相隔好幾代了,有時候在外人看來,卻比國人更執著,或者小心翼翼地保留著祖先們古老的風俗習慣。 在面子上,某些商圈裡的年輕人越摩登西化,新加坡的里子,就跟新加坡華人所信奉的某些文化和價值觀一樣,格外傳統。

你會發現這裡很多宗鄉會館,還有不少像茶淵讀書會、中秋慶典、中元節等等傳統中國節日,他們各組屋區的氛圍比我們這更隆重。

其實不妨試試在新加坡過一次春節,唐人街牛車水張燈結彩架起上百個生肖彩燈,還有一年一度的國際獅王爭霸賽生龍活虎的樣子,你恍惚間還以為身處在古早味的中國鄉土。

新加坡的獨立,離不開「新加坡建國之父」李光耀,他對新加坡的影響實在太深遠了。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