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監獄生活揭秘!在新加坡入獄的中國人自述親身經歷

2021年02月10日   •   54萬次閱讀

在疫情橫行的這一年,很多國家都因為監獄裡的疫情焦頭爛額。

監獄是新冠病毒傳播的高風險場所,不能保持社交距離、缺乏清潔用品持續供應、缺乏得當預防措施等都是不可避免的風險因素。

以美國為例,全美目前有850多所監獄和關押設施暴發新冠疫情。美國監獄人口感染率是普通民眾的3倍,死亡率是普通民眾的2倍;至少27.5萬名在押人員感染新冠病毒,1700多人死亡。

此外,在很多國家,監獄都成了病毒爆發的集中地。

新加坡的監獄卻將疫情控制的很好,迄今為止只有五例感染病例,其中四例為2020年入獄的囚犯,還有一名是在監獄工作的第三方醫療機構的護士。除此之外,新加坡監獄並未造成大規模感染。

疫情之下,新加坡的監獄生活是什麼樣的?

今天,SingPlus新加坡直通車帶你一探究竟。

01.新加坡監獄概況

新加坡最早的監獄可追溯至1825年,200個印度罪犯被流放到這裡,當時關押在勿拉士巴沙路(Bras Brasah Road)和史丹福路(Stamfor Road)交界一帶建在沼澤地上的小房子,其生活條件遠不能跟現在的監獄相比。

1847年,新加坡第一個正式的監獄由囚犯在珍珠山建成。1882年擴建成歐南監獄(Outram Prison),直至1968年因住房建設發展需要而被拆除。

「海外流放」刑罰也在1873年停止使用,新的監獄制度被引進。隨後,新加坡監獄制度隨著世界(特別是大英國協國家)的刑罰理論的發展而發展。

1946年,新加坡監獄署制度化為一個部門。目前新加坡的監獄和戒毒所共有14處,都歸屬於新加坡監獄署統一管理。

其中最重要的是建於1936年的樟宜監獄,這是英國人在新加坡建的最後一間監獄。當時,樟宜監獄是新加坡模範監獄,除了在二戰時間曾被用來關押戰俘外,一直承擔著新加坡罪犯關押改造的機能。

為了合併監獄局分布在全島各處的中高級保安設施,新加坡在2000年將樟宜監獄拆除,在原址上重建高標準的樟宜監獄中心,重建時將關押在樟宜監獄的罪犯移到了1994年啟用的丹那美拉監獄和樟宜女子監獄。

根據2017年公布的數據,樟宜監獄關押著23000名囚犯,是整個新加坡監獄系統的核心所在,關押的一般都是「重案要案」犯罪分子。

關於新加坡監獄生活的描述,第一個因觸犯國外法律而被判刑的中國在國外掛牌的上市公司總裁——陳久霖有話要說

陳久霖是中航油前總裁,風光一時的「打工皇帝」,也是震驚中外的「中航油事件」主角。2005年,陳久霖因高達5.5億美元的巨虧被新加坡法院判處入獄4年零3個月。

2009年1月21日中午,從新加坡出獄第二天的陳久霖在武漢接受了《鄂商》的宴請,在宴會上透露了許多新加坡監獄生活的細節……

他提到,在新加坡,監獄對犯人的管理是十分嚴格的。不僅工作(勞動) 要聽話,日常的生活條件也很艱苦。大家可能不能想像,在新加坡那樣一個高度文明發達的國家,監獄裡只能睡水泥地,最多就是鋪條草蓆,而且沒有枕頭。

如果不聽話或者有任何違抗,就要被關在一間只有一個人容身的小房子裡「面壁思過」,如果被關進去幾天,任何人都會心理崩潰。

他自稱在監獄裡屬於「藍領囚犯」,衣服上的小牌子標註的是「知名人士」,但似乎監獄對他的管理更加嚴格。他妻子和朋友寫的信,一般要45天才能到達他手上,在那之前要經過獄警、副監獄長、監獄長的層層檢查。

2014年,陳久霖在接受鳳凰衛視專訪的時候,說他在新加坡監獄中看到很多人自殺,雖然他自己沒受過「皮肉之苦」,但有看到其他囚犯被打。

針對陳久霖在鳳凰衛視專訪中的發言,時任新加坡駐香港總領事傅光燊回應:陳久霖對新加坡監獄的指責完全是假的,沒有根據。

新加坡監獄署在回應媒體詢問時也表示:新加坡的監禁制度是嚴格的,非常強調紀律,非常公平地對待所有囚犯。

那真相到底如何,不妨根據官方公布的信息和曾經的囚犯回憶來還原一下新加坡的監獄生活。

先從監獄環境說起,樟宜監獄的牢房面積11平米左右,每間牢房住3到4個犯人。當然也有集體的大開間,可以容納4到18個人。

樟宜監獄也有單人間,面積是5.04平方米,但只有被判處2年監禁以上的重犯才可以「享受」。此外,要進單間,還必須在監獄裡表現良好或者獲得過減刑。

監獄的住宿條件很差,差到根本沒有床,犯人只能睡在地板上。監獄只提供一張草蓆和一條毛毯,連枕頭都不會提供,而且房間24小時亮燈且24小時監控。

樟宜監獄的廁所就在每間牢房裡面,大概只有半人高的牆隔斷,基本毫無隱私可言,個人問題全部都要當著牢友的面解決。淋浴也被安排在牢房內進行而且時間固定。

樟宜監獄裡也沒有空調和電扇。在新加坡全年30度的天氣裡面,沒有空調電扇,茅房就在自己的草墊旁,通風差,陰冷潮濕的環境裡面生活……這樣的環境大概真的是可以讓人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過錯。

在監獄裡,男女犯人都有規定的著裝,服飾統一,而且女犯人必須剪短髮。

犯人「初進宮」的時候可以領取一些必備用品,主要包括:塑料盒、塑料飲水杯、塑料盆、牙刷、牙膏、衛生紙、塑料勺、小毛巾、草蓆、毯子等。

每日三餐的配置,則基本上就是:

早飯:四片麵包加黃油、火腿+咖啡/茶

晚飯/午飯:水煮蛋+米飯/麵包+胡蘿蔔;雞肉+蔬菜+肉湯+米飯/麵包

2020年5月,來自中國的張先生因違反Covid-19相關防疫條令,被判處10天拘留

庭審後,他被暫時收押,之後轉移到監獄。

在轉移到監獄之前,一位警官命令他脫掉所有衣物,舉起雙手,張大嘴巴,伸出舌頭,確認身上沒有私藏任何東西。手機、錢包和貼身衣物全部被收走,扔進一個大紙袋。給他留的僅剩一件長袖襯衫,一條長褲,和沒有鞋墊的靴子。之後,他的手和腳也都被銬上

到達監獄後,他被押到櫃檯前,辦理類似註冊的手續,再一次進行裸身搜查。還換上統一的黃色T恤和藍色短褲,還領到一個杯子,一支牙刷,一根筆,一個本子。

可能是出於擔心疫情傳播的原因,他被單獨監禁。24小時亮著的燈,牢里沒有風扇,沒有床和枕頭。僅提供的是一張草蓆,一條毛毯,只有晚上睡覺才可以使用。取餐口是牢房裡唯一一處看得到外面的地方。

因為曾有囚犯特意健身增肌,惡意毆打送餐人員和檢查人員,獄中也不允許有任何鍛鍊的行為

捱過度日如年的十天,出獄的時候,他重新認識到了自由的可貴。

在嚴刑峻法的新加坡,真的不要動什麼違法的心思。

02. 監獄裡的「高科技」

雖然新加坡監獄裡的生活環境著實算不上好。但近年來,新加坡監獄署卻正在逐漸將新加坡監獄打造成「高科技監獄」

在監獄管理方面,監獄署不斷應用前沿科技成果,以提升監獄工作自動化水平和監獄管理效率。如今,新加坡監獄署正以「無守衛監獄」為目標向前邁進。

在新加坡的監獄裡,主要應用了這兩項本質上都是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高科技:

1、人臉識別技術

人臉識別技術,是基於人的面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

據報道,新加坡政府大力發展並應用人臉識別技術,計劃在全國10萬餘個燈柱上安裝攝像頭和傳感器,以幫助有關機構分析人群流動狀況和支持反恐行動。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於監獄管理,也起到了分析作用。

「我們能從傳感器和閉路電視獲取數據,經過統計運算,能夠對數據進行融合分析,這能幫助管理人員了解發生了什麼事件。」

新加坡監獄署於2018年起開始測試一套自動集成檢查系統,這套系統可用於服刑人員集合點名和各種人數統計。

該系統利用人臉識別技術,通過設在監房內的攝像頭捕捉服刑人員的面部信息,並將信息與資料庫的記錄進行匹配認證,從而檢查監獄內的服刑人員情況

在採用這套新系統前,獄警必須依靠人工來清點檢查服刑人員人數,時間長達30分鐘,而且每天要進行好幾次。在該系統的幫助下,獄警10分鍾內便可完成這項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只有系統發現服刑人員人數出現異樣時,獄警才須核實服刑人員人數。

另外,人臉識別技術還能通過對服刑人員的面部表情進行分析,檢測服刑人員的情緒,從而預測可能發生的非正常行為。

「例如,一些服刑人員和家人見面後,會產生沮喪情緒。另外,他們平時也會有異常的情緒和行為,我們可通過系統捕捉這些信號,以更好地關注他們,為他們提供幫助、解決問題。」

1/2
下一頁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892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735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4617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