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早報)
作者 侯佩瑜
蟻粉住家附近草地的野草最近都長得如此茂盛嗎?乍看下野草中夾著小花還是挺美的,但卻有著積水導致伊蚊滋生的風險。

(海峽時報)
園景業在疫情期間雖然屬於必要服務,但自從我國實施加強版病毒阻斷措施以後,該行業獲准開工的人數受限,無法像以往那樣定期除草,導致全島多處出現野草叢生的情況。
近期,武吉知馬一帶有一群熱心的客工,決定犧牲周末休息時間,自願到道義通道(Toh Yi Drive)的1.5公頃草地上,無償幫忙除草。
這群客工都是5月初獲准轉移到臨時宿舍的「健康客工」,兩個月前搬來這個區域,目前暫住在義安理工學院位於卡斯米道的三座舊教師公寓里。
5月初,大約有1030名從事必要服務的客工搬進了這三座公寓,當時居民們還提供愛心禮包來迎接他們,過後也一直給他們提供食物和其他物資。
如今,客工們希望能夠通過剪草除草來回饋以及感謝該區居民對他們的熱情歡迎。
來自印度的Natesan Muniaiah(32歲)在本地工作了八年,他的公司和合(Woh Hup)同意他參加由慶源工程(King Wan Construction)發起的除草活動。
他告訴《海峽時報》,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能回饋社會。
「雖然今天是星期天,但是我們很高興可以為自己住在的這個區出一份力。」
荷蘭—武吉知馬集選區議員沈穎上周日(7月19日)也參與了這個除草活動,她過後在面簿上分享此事,感謝客工們的付出。

沈穎也提到在除草期間,一名73歲的居民Nancy Tan看到客工們在猛烈的太陽下為了給她和居民一個更好的居住環境而辛苦勞作,給他們送來了冰水和冰飲料。

居民Nancy Tan(左)給通訊及新聞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右)以及客工們送上冰飲料。(海峽時報)
作為骨痛熱症的一名康復者,Nancy表示,她擔心雜草叢生可能會引起積水,成為伊蚊的滋生地。
「這裡周圍的草地都是孩子們玩耍的地方,我真的很高興看到大家來除草。」
沈穎告訴《海峽時報》,這項義工計劃是優先在道義區進行,因為該地區共有22例骨痛熱症病例。武吉知馬共有7個骨痛熱症區,有超過40多個病例。
她說,在冠病疫情期間,由於許多園藝公司的工人還沒有被當局列為「已無冠病」,不能恢復工作,所以很難維護區內的園林景觀。
所幸剛當選為荷蘭—武吉知馬集選區議員的謝秉輝,利用他的社交網絡找到援助。

上周日,謝秉輝也在他所負責的正華區參與除草活動。
同是Timbre集團聯合創辦人兼董事經理的謝秉輝在貼文中感謝他的中小型企業朋友,也就是提供綠化服務的Nature Landscapes公司董事經理鄭福明,義務派出他的隊伍以及設備來參與該區的割草活動。
網友們被客工們的善所感動,紛紛留言感謝他們。 這位網民說,儘管客工們經常被人看不起,但毫無疑問,他們非常勤奮和謙遜。以他們為榮。

另一名網民嘆說,客工們所賺的薪水這麼少,但還願意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去回饋社會,無比的尊敬!

也有網民說:「他們其實不需要這樣做。我們所住的組屋可能就是他們其中一人建的。感謝他們。」

這位也說:「你們為新加坡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感謝你們所做的一切。為了你遠在家中所愛的人,你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感謝你們為我們美化了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