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陣子,國內興起了地攤經濟熱潮,讓城市增添了煙火氣,也讓一部分民眾有了就業的機會。在新加坡目前的解封第二階段,本地夜市攤販卻至今還沒有恢復營業。新加坡夜市商聯總會向當局上呈建議,希望以較小規模逐步恢復營業。
在新加坡,夜市稱為「Pasar Malam」。在馬來語中,「Pasar」的意思是市場,「Malam」是晚上。「Pasar Malam」通常指的是晚上的流動夜市。

這些有組織的夜市,通常會在一個地方舉辦兩三個禮拜後,再搬到另一個地方。

pasar malam
在新加坡的Pasar Malam里,經常可以看到馬來特色小吃,娃娃機,手機殼小店,小家電,衣服店,煎炸美食,燒烤攤,奶茶鋪等接地氣的攤點。阻斷措施前,不少的攤販還賣起了口罩。

據新聞報道,夜市商聯總會表示,他們約4000名會員在過去幾個月收入為零,有些可能還必須裁員才可以維持。攤販們的貨物都囤積在倉庫里,同時還需要為員工的薪資,公積金等費用而苦惱,每個月的開銷都很大,並且現金流越來越緊。

商聯總會表示,在以往的每個月平均會有兩場夜市,能為攤販們帶來約四五千新元的收入,如今大家都在待業,叫苦連天。總會已擬定了復工建議,包括將攤位數量設在最多15個等措施,上呈給當局考慮。希望能從小型夜市開始,控制好人潮,也讓攤主們的經濟情況可以好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