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住!新加坡或將迎來物價上漲~
截止到目前,全球確診病例已經高達119萬,對比25天前,這個數字整整翻了12倍。
其中,美國成為新「震中」,確診人數超過30萬,疫情事態逐漸失控;義大利、德國、西班亞被疫情席捲,封鎖措施不斷升級;東南亞也相繼淪陷,相對落後的醫療,更讓人憂心……

面對全球局勢不穩的當下,新加坡再現搶購熱潮,貿工部長陳振聲表示當地物價或將迎來上漲,大家要做好備戰準備。

多地驚現人龍
排隊囤貨看呆眾人
隨著全球疫情的蔓延,新加坡當地人傳人現象的加劇,李顯龍總理宣布從下周二(4月7日)開始,關閉全島非基礎性設施的營運場所長達一個月。

這不,封鎖措施還沒正式開始實施,全島就有多家超市和連鎖門店驚現人龍。
大家不懼疫情,扎堆圍在一起。

外出佩戴口罩的提醒也被拋出腦後,

安全距離也形同虛設。

還有部分酒店也紛紛打出低價促銷,鼓勵大家禁足前的最後狂歡。

其實,引發坡島人如此排隊的原因,除了商家給出的誘人力度,還有未來新加坡可預見的物價上漲趨勢。
結合最新的全球疫情,貿工部長陳振聲給出了最新回應。
全球疫情影響供應鏈
漲價成為必然
面對全球疫情核爆,多個國家實施了嚴格的封城措施。這對資源貧乏,生活物資向來依賴進口的新加坡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殃及。
正如馬來西亞封國,雖然在物資供應上沒有造成大的阻礙,但也給新加坡的供應鏈敲響了警鐘。(相關連結:新馬「斷交」?!數10萬人湧入新加坡,百萬人禁止出境,兩國最新政策解讀來啦~ )

疫情當下,各國都在忙著國內防疫。對外採取了不同程度的封鎖,這直接導致整個世界的供應鏈條產生中斷。而新加坡作為當中一個不可小視的環節,也會出現物價波動的狀況。
當局也表示會盡力確保全球供應來源的多元化,來儘量維持物價的穩定。

陳部長曾多次安撫民眾
然而,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陳振聲部長這樣說道:
「食品價格在接下來一定會有一些波動,因為如果全球的供應鏈被打斷了之後,一定會影響到這些食品價格。政府還有我們的企業是希望我們更多元化地去其他的地方找尋新的一些供應鏈。我們還得有心理準備,這個衝擊可能會加劇」。

網友表示,這次政府公開的物價「預防針」可能會直接導致新加坡再次掀起搶購風潮……(相關連結:20萬海外人士陸續歸國再引搶購潮,新加坡超市限購令再升級~ )

鼓勵餐飲業送外賣
生存是關鍵
除了對本地物價的預判,新加坡當局也表示會出台系列的經濟政策。
為了餐飲行業維持下去,政府鼓勵外賣行業的發展。為了協助餐飲業者減少外賣服務成本,新加坡企業發展局今天宣布將提供補貼來抵消商家使用Deliveroo,Foodpanda和GrabFood平台所需支付的五個百分點佣金。

線上購物,無接觸配送成為主流趨勢。超市等零售業者要儘快提高訂單的處理速度,增派人手或者將訂單對接到德士司機和私召車司機配送物品。

既要對抗疫情
又要保住大家的飯碗
陳部長表示新加坡政府之所以選擇按部就班的防疫舉措,為的就是保住大家的生機,並保住民眾和企業對戰勝病毒的信心。

雖然今年的經濟預測會萎縮1%到4%,但比起宏觀局勢,陳部長表示更重要的是保住產能和產量,讓企業和民眾能夠生存下去才重中之重。
針對全球疫情影響新加坡本地物價這一局勢,你有哪些觀點要和大家分享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