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科研人員發現了一種通過用磁鐵撞擊動物細胞來培育細胞肉的方式,這項新科技不進可以幫助我們減少對動物產品的依賴,簡化細胞肉的生產過程,而且生產過程更加綠色、更清潔、更安全,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合成肉是指不從動物身上直接獲取的肉類,主要通過生物工程培養動物的肌肉細胞而成,其原理是先從動物體內抽取幹細胞,再放進試管或培養皿上讓其分裂生長,最後產生肌肉組織。

合成肉,來源:Discover Magazine
作為動物養殖的替代技術,合成肉技術可以有效減少肉類生產中的碳足跡,減少動物傳播疾病的風險,這些優勢讓它逐步走入科學家的視野,也在金融投資領域引起了一陣風潮。
單看細胞培養肉,2020年12月,新加坡就通過全球首個細胞培養肉產品的食品安全監管審核,點燃了創業公司和資本端的極大熱忱。
然而,由於技術受限,當前的合成肉技術仍舊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為了培養以細胞為基礎的肉,動物細胞需要被喂食動物血清——通常是胎牛血清 (FBS),它是從懷孕母牛的胎兒血液中採集的混合物,混合物提取是當前基於細胞的肉類生產過程中的關鍵,但是手段相當殘忍,且價格昂貴。
複雜的生產過程直接增加了製造成本,也嚴重限制了製造規模,破壞了細胞肉的商業可行性。

Alfredo Franco-Obregón(左)和 Alex Tai (右)
來源:NUS
面對相關的諸多問題,由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健康創新與技術研究所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的 Alfredo Franco-Obregón 副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使用磁脈衝的非常規方法刺激細胞肉的生長。
磁場「生」肉
磁場「生」肉,主要是使用精細調諧脈衝磁場來培養肌源性幹細胞,這些幹細胞主要存在於骨骼肌和骨髓組織中。
Franco-Obregón 副教授解釋說:「在短短 10 分鐘的磁場暴露後,細胞會釋放出無數具有再生、代謝、抗炎和增強免疫力的分子。這些物質是所謂的肌肉「分泌物」(用於分泌因子)的一部分,是細胞生長、存活和發育成組織所必需的。磁刺激分泌物的釋放有朝一日可能取代培養肉生產中對 FBS 的需求,我們對此感到十分高興。」

技術原理,來源:NUS
同時,Franco-Obregón 還補充道:「誘導生長的分泌組可以在實驗室安全、方便地收穫,而且成本也很低。通過這種方式,肌源性幹細胞可以充當可持續的綠色生物反應器,產生營養豐富的分泌蛋白,用於大規模生產以細胞為基礎的肉類以供消費。
肌肉知道如何產生生長和發育所需的東西——當它在主體之外時,它只需要一點點刺激。這就是我們的磁場可以提供的。」
應用於再生醫學中
實驗中的分泌組也可用於再生醫學。團隊使用實驗中分泌的蛋白質來治療不健康細胞,發現它們有助於加速不健康細胞的恢復和生長。因此,這種方法可以潛在地幫助治癒受損細胞並加速患者的康復。

2010-2020年新加坡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
來源:聯合早報
據了解,研究團隊已經在 2022 年 8 月的 Biomaterials 上發表了他們的發現。這項新技術也已申請專利,團隊目前正在積極推進該項技術的商業化,或許在未來,我們可以得見這項技術的廣泛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