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切爾·鍾(Rachel Chong)非常喜歡雞飯,她一周吃三次。
「這是我清單上的第一個。這是一種舒適的食物,很容易獲得」她說。在她吃飯的攤位啊傑雞飯(Ah Keat Chicken Rice),一份標準的價格是4新元(約20元人民幣)。
對於許多新加坡人來說,一盤白切雞或烤雞配上香噴噴的米飯是他們最喜歡的一餐。它經常被認為是該國的國菜。一位攤販告訴BBC:「我認為新加坡不能沒有雞飯。這就像在紐約吃不到披薩一樣。」

但這種深受喜愛、價格實惠的美食可能很快就會變得更難買到,而且更貴。
這是因為其主要原料雞肉受到了出口限制的影響。
隨著世界各地食品價格的飆升,一些亞洲國家已經禁止或限制關鍵食品的出口,以保護國內的供應。本周,馬來西亞削減了可出口的雞肉數量。

此前,印度禁止小麥出口,並限制糖的海外銷售,而印尼則禁止棕櫚油出口,以控制國內食用油價格。
這些舉動引起了那些依賴進口食品的國家的擔憂,他們擔心必需品的價格會繼續上漲。新加坡90%以上的食品都依賴進口,因此這些限制措施尤其令人擔憂。這個島國消費的雞肉有三分之一依賴馬來西亞。
不出意外的是,限制出口的消息刺激了在新加坡幾乎每個美食廣場和小販中心都能看到雞飯攤的長隊。

「這次是雞肉,下次可能是別的東西。我們必須為此做好準備」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
用於雞飯的家禽通常從馬來西亞出口到新加坡,在那裡屠宰、烹飪和供應。
自從馬來西亞禁止雞肉出口以來,這已經不可能了。馬來西亞政府表示,該禁令將繼續實施,「直到國內價格和產量穩定下來」。

啊傑雞飯(Ah Keat Chicken Rice)的老闆林偉濟(Lim Wei Keat)說,他不太想漲價,儘管成本上升,「我們不想提高雞飯的價格,因為這可能會趕走顧客。」
他說,為了彌補短缺,他可能不得不使用冷凍肉,但顧客不喜歡這樣。他們更喜歡新鮮原汁原味的口感。

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戴維•拉博德(David Laborde)表示出口限制會對消費者造成嚴重影響,尤其是對低收入消費者。
他說:「雖然食物仍然存在,但價格越來越貴,而窮人是第一批受害者。在某些情況下,他們甚至不得不削減醫療或教育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