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86歲,罹患柏金遜,當年在甘榜務農的老阿公,在住家門前開闢了小菜園,每天辛勤勞作,甚至「不辭老遠」跑到住家後門外的大溝渠打水灌溉,種出來的各色「私房菜」肥美碧綠。
家人擔心老人家辛苦,可是他卻自得其樂,在小小菜園裡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這名老當益壯的老阿公叫廖吉地,住甘榜萬國附近的武吉莫利士頓(Bukit Mugliston)私人住宅。常在傍晚時分到東北河岸環道(North East Riverine Loop)的公園連道運動或騎腳踏車的公眾,相信對廖老打水的一幕不會感到陌生。

86歲廖吉地認為大水溝里的水比較有養分,因此幾乎天天到大溝渠挑水灌溉蔬菜。
廖老的長方形小菜園就在他家門外,面積大約相等於半個羽毛球場,在這裡種植過的「私房菜」就如羊角豆、辣椒、木薯、酸柑和蕃薯葉等,在廖老的細心照料下都長得特別肥美。為了把菜種好,廖老可說費盡心思,定期翻土施肥之餘,他還堅持要到大溝渠打水,用最天然的水來灌溉。
這條大溝渠,就在廖老住家後方,距離不算遠,要打水卻很麻煩。
廖吉地的長子廖先生(62歲,貿易商)解釋說,後門外是一道斜坡,父親打開後門就得沿著梯級走下斜坡,越過草坪,到大溝渠打水之後,再提著滿滿一桶水步上樓梯,再從屋後走到屋前進行灌溉。

阿公用親手編制的水桶挑水,過後還得提著整桶水從住家後門走到前門,在自家門口澆菜。
「我估算過,父親一趟來回打水,少說也要花上8分鐘,為了灌溉門前的蔬菜,他一天可以來回7、8趟,每天花一兩小時。父親年邁,6年前還被診斷患上柏金 森氏症,如今他動作遲緩、步履蹣跚,但還是堅持每天打水灌溉小菜園。」
廖先生說,他和家人都叫父親別再爬上爬下,但他堅持要親自挑水灌溉,還說這條路他很熟,不會有問題。
「既然爸爸喜歡,做得開心,我們也不阻止,叫女傭和家人多注意就行了。」

在阿公的細心照料下,小園圃的蔬菜長得又快又美,有時收成多到足以分給親朋戚友。
只說福建不諳華語
廖吉地是一名「老福建」,不會講華語。他用福建話告訴記者,自己早就習慣挑水灌溉的工作,有時候分兩次澆水,這麼一來就比較不累人。
廖吉地一家在甘榜萬國住了7、80年,他的6個孩子如今也住附近。
廖先生說:「父親種菜很有心得,他栽種的蔬菜長得特別快,我們會煮來吃,有時還可以分給親朋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