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沙—榜鵝市鎮會市鎮會派發的傳單「信箱」。(海峽時報)
作者 侯佩瑜
住在組屋的你,應該非常熟悉以下這一幕:
幾天沒打開信箱,裡頭一份重要的信件都沒,而是塞滿了各種傳單,有時看都沒看,轉頭就把它扔進垃圾桶。
回到家,家外的鐵門塞著紙張、地上散落著各種廣告紙。
這個看似是芝麻綠豆的小事,原來困擾了不少人。
民眾不時投稿到報章申訴:
那些五年最低居住期限快抵達的預購組屋或熱門地區組屋,一天就能收到10多張房產經紀傳單。
一些人認為這太浪費紙張,宣傳效果也不佳,應改用其他更環保的方式打廣告;一些人則覺得太反感,總催人家賣屋子不吉利。

刊登在2022年11月29日《聯合早報》言論版。(聯合早報)

刊登在2022年9月14日《聯合早報》言論版。(聯合早報) 紅螞蟻翻找資料時,發現傳單問題已存在約30年。多年來當局和民眾各出招應對,但未能完全平息大家的怨氣。
傳單亂扔一地
1995年前,民眾主要不滿的是傳單被沒公德心的居民亂扔在組屋信箱周圍的地上,嚴重破壞組屋區的整潔。
當時,亂丟傳單的情況嚴重程度,要出動環境部的官員到組屋區捉垃圾蟲。因亂丟信箱內的傳單而被記名的垃圾蟲,一旦罪名成立,法庭將判處他們罰款1000元或勞改。不少垃圾蟲因此被罰。
為了應付亂丟傳單的問題,一些市鎮會就採取了措施,包括在信箱旁放置垃圾箱,信箱附近掛起「禁止亂丟垃圾」的告示牌,鼓勵廣告商直接在市鎮會刊物打廣告等。
但民眾的自覺性就是不高。一些市鎮會後來更花錢為居民換上正面開箱的信箱,闢建一間信件郵遞室,只讓郵差和市鎮會批准的人士把信件投入信箱。
超級縱容懶惰居民的凹槽
還有一些市鎮會在信箱的下面建一個垃圾收集槽,限制垃圾的範圍,方便居民隨手把不要的信件掃入溝內,隔天讓清潔工人掃走。

用混凝土磚塊,砌了一道與信箱平行,寬約40公分的凹槽,溝旁還有一個用於排水的洞口。(網際網路)
在紅螞蟻看來,這個操作真的超級縱容懶惰找垃圾桶的人!同時也諷刺了那些使用收集槽的居民的「無法自理程度」已經到了連將傳單丟進垃圾桶的簡單的動作都無法做到。
顯然這個凹槽治標不治本,很快就帶來了許多弊病。
例如野貓時常跳進凹槽內大小便;一些人甚至坐在凹槽上邊聊天,邊把手上喝完的飲料罐和花生殼等丟進凹槽內。
所以,信箱排列在最下排的住戶,蹲著拿信件時,便難免會聞到了臭味。有些缺乏公德心的人,偶爾也把垃圾倒入凹槽內,造成住戶取信件時感到很不方便。
這個被紅螞蟻吐槽了一番的收集槽,在一些較舊式的組屋區還能找到。(見下圖)

位於海軍部通道的組屋仍有這個凹槽設計。(紅螞蟻攝)
明明一個大垃圾箱就在信箱旁,有些人就是懶得走多幾步順手把傳單丟進箱內,仍然有居民把傳單直接扔進凹槽中,視垃圾箱形同虛設。

(紅螞蟻攝)
紅螞蟻猜想,那個年代的居民除了有懶惰癌末期外,不少也是對商家作出無言的抗議,泄泄怨氣。
那個年代,社媒還沒盛行,不少小商家只能通過這個較省錢的方式打廣告。而且,即便不少人認為廣告傳單是廢紙、垃圾,也有不少人能從這些傳單廣告中獲得有用的資料。一些政府機構也是通過發傳單的方式向居民傳達信息。
上有政策:調整信箱設計向傳單Say NO 所以當局並沒有出招禁止發傳單,而是進一步調整信箱的設計。
1996年以後落成的組屋,改成讓居民自己選擇要不要打開信箱口的設計。
信箱的上端的狹槽門的設計可由內上鎖,居民可選擇不上鎖,以便收取廣告傳單或讓親友在信箱內留字條或信件,若居民將它上鎖,廣告傳單便無法塞入信箱內。
這款信箱最實用,這也是目前大家廣泛使用的。
下有對策:沿家沿戶分派
但問題又來了。
許多傳單分派員無法把商業資訊傳單塞入信箱,就沿家沿戶去分派。
居民如果舉家出國旅遊多日,或短期赴海外工作,門口就會堆積很多傳單,盜賊因此可以窺破住戶的「空城計」。

(紅螞蟻攝)
其實,把信箱上鎖就是明確表明對這些宣傳不感興趣,請不要騷擾。為何派傳單的人壓根不把屋主的意願考慮在內?
那是因為,傳單分發員都是商家聘請回來的,薪金按分發量計算,而逐戶分發的報酬最高。
據報道,2003年的行情是每1000張20至30新元左右。由於只是微薄的收入,派發員首要考量的,當然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將最大量的傳單分完。
有不少學生、家庭主婦等為了賺取外快來幫補家用而當上傳單派發員。
如今已來到2023年,居民的公德心在過去20多年已經提高了不少,亂扔傳單到地上的事情已經較少見了。
即使門前「掛」滿了傳單,房子好多天無人出入,不僅鄰居不知曉甚至不關心,現在入屋行竊也沒以前多了。
不然,怎麼會出現屋主在單位里過世了9年化成白骨都沒人知道?或者獨居老婦與愛犬在公寓過世兩年才被發現的這類悲慘事件呢?
討厭傳單因為不環保
這年頭,大家批評傳單時,大多是出於環保心態。
有些人可能會說,商家可以通過電梯內的數碼顯示屏或者更實惠的社交媒體打廣告,效果更好,也更環保。

全島多個市鎮理事會在電梯和電梯口等組屋公共空間安裝數碼顯示屏,播放視頻及各種信息。(聯合早報)
但一些小商家,除了花不起錢打廣告,他們的目標受眾群體也不使用社媒,而且只專攻某一區或某個地帶的生意,譬如房地產經紀和女傭中介等。對他們來說,派傳單仍是最有效的宣傳管道。
既然還有部分商家有這樣的需求,又可以給有需要的人賺一些外快,如果實在看不慣傳單在門前「亂飛」,或許可以考慮自製以下的小籃子掛在鐵門上,應該就能解決問題。

馬西嶺—油池市鎮會派發的傳單「信箱」。(紅螞蟻攝)
或者像蔡厝港市鎮會這樣,直接放個回收桶,專門給人扔傳單。耐人尋味的是, 當局竟然給回收桶上鎖了,究竟是要防止沒公德心的居民做些什麼呢?

(紅螞蟻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