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全球經濟形勢不明朗,新加坡私人住宅的熱度卻依然未減!據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公布的最新預估數據顯示,不包括執行共管公寓(EC)在內的新私宅銷量連續三個月攀升,3月環比上漲13.6%,總共售出492個單位。戴玉祥產業研究和諮詢總監藍振文認為,3月熱銷的主要原因是中央區以外(OCR)的房地產項目萬景軒(The Botany at Dairy Farm)開盤後售出184個單位,帶動整個月的銷量,萬景軒(如下圖)的銷量占整個3月銷量的37%。

中央區以外新私宅
最受3月買家歡迎
3月份開盤的新私宅數量共573個單位,比今年2月開盤的單位數量(401個單位)激增43%。各區相比之下,代表大眾化私宅的中央區以外(OCR)最受買家歡迎,占3月總銷量的接近一半(47%),代表高檔私宅的核心中央區(CCR)緊隨其後,占3月總銷量的40%;代表中檔私宅的其他中央區(RCR)則占3月總銷量的13%。
藍振文認為,核心中央區和中央區以外,由於3月份缺少新項目開盤,所以銷量下滑,然而,他特別指出,核心中央區3月份儘管僅僅開盤41個新單位,卻賣出197個單位,市場吸納率還是高達481%。他認為,買家對核心中央區房產價值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使得更多買家到這區購房。
3月最暢銷項目
多在核心中央區
3月獅城最暢銷十大項目中,八個在代表高檔私宅的核心中央區,另外一個項目地處代表中檔私宅的其他中央區,剩下一個項目萬景軒在中央區以外。
3 月份新房價格明顯走強。3月前 10 大項目中有七個項目,售價中位數高於 2 月份的四個項目。這七個項目的售價在 3 月份平均環比上漲 2.6%,而另外兩個項目的價格平均環比下跌 2%。戴玉祥產業研究和諮詢總監藍振文認為,隨著未售出房產單位庫存的減少,開發商敢於根據持續的市場需求調高價格。
調高買方印花稅
一定程度緩和房價
藍振文也提到,2023 年預算案中宣布調高買家印花稅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房價增幅。預算案中宣布,超過150萬新元的住宅,150萬至300萬新元部分的買方印花稅率,從4%調高至5%;300萬新元以上的部分,買方印花稅率則從4%調高至6%。數據顯示,售價在 150 萬新元及以上的新私宅單位,所占份額從 2 月份的 95% 下降至3月份的 72%。
藍振文預計,開發商可能會在新項目中轉而推出更多 1 臥室和 2 臥室單位,從而限制單位售價,進而調整更高的買房成本對買家的心理影響。他也指出,轉售私宅的中位數價格,今年連漲兩個月後,3月也下滑3%。
外籍買家增多
3月份額卻減少
就外籍買家而言,去年12月購買新私宅和轉售私宅的數量為72個單位,今年3月達到94個單位。雖然整體呈上升趨勢,但是這幾個月中外籍買家的占比實際上略有起伏,比如今年3月,外籍人士購買非有地私宅(新私宅和轉售私宅)的占比,只達到該月總銷量的6%,這已經是外籍買家的占比連續兩個月下跌。
藍振文認為,儘管中國已經放寬了多項新冠限制措施,但可能得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進一步顯露外籍買家對新加坡房產的需求。他也認為,新開盤的房地產項目的地點,也會影響外籍需求與本地需求的增長比率,而最近幾個月推出的市區邊緣和郊區項目可能吸引更多的本地買家。
今年剩餘的時間開盤的房地產項目不少,藍振文維持對今年新私宅銷量的預計,在8000至9000個單位之間。不過,他認為,隨著轉售組屋市場勢頭放緩,融資和借貸成本仍然受限,風險偏向下行。隨著今年和明年完工的項目增加,藍振文認為,租賃市場將面對壓力,這也將隨後影響銷售市場。
由於土地和建築成本居高不下,藍振文認為,開發商在新開盤項目的定價方面仍然處於有利位置。在經濟阻力不斷加劇的情況下,整體私宅價格繼 2022 年增長 8.6% 之後,2023 年預計繼續漲 5%至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