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球不少富豪都來新加坡設立家族理財辦公室,促使金融機構紛紛擴大財富管理業務搶占商機。
當中,中國企業家南來設立「家辦」更是蔚然成風,成為圈子裡的新興時尚。
何為家族辦公室
家族辦公室,最早起源於古羅馬時期的大「Domus」(家族主管)以及中世紀時期的大「Domo」(總管家),在歐洲具有較為悠久的歷史。

現代意義上的家族辦公室出現於19 世紀中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洛克菲勒家族辦公室。

富豪家族,尤其是各類以家族為基礎的企業,為了能夠世代傳承下去,需要能夠針對這些家族提供專業服務的機構組織。而家族辦公室的出現,從更為專業的角度幫助家族完成各類財富的代際傳承,實現家族目標,同時也更有針對性的科學規劃管理家族各類事物。
近 100 年來,家族辦公室在全球各地蓬勃發展,成為了富豪家族實現財富傳承、彰顯社會責任的合作夥伴。
01 家族辦公室的功能
基於忠實地服務於某一個家族,家族辦公室工作的核心目標是為了確保該家族的永續經營、基業長青。
因此,其工作本身具有高度定製化的特徵,通過綜合考量家族企業、家族成員、家庭事務等情況,協調各方專家,為家族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其服務範圍主要集中在財務規劃、諮詢服務、策略支持及家庭治理四個方面。但值得注意的是,家族辦公室有以下兩個特色功能:
維護家族憲章
這是家族辦公室與其他針對家族提供綜合服務的機構(如私人銀行)之間,一個顯著的區別。
家族憲章的存在,使得家族治理可以長期並持續的促進家族發展,符合家族整體利益及目標,相當於家庭治理中的「家法」。
家族辦公室所提供的服務,均以家族憲章作為基礎,協助並確保家族使命和價值觀,家族成員的權益、行為準則,家族繼承人的培養,家族成員退出和衝突調節程序等各目標的順利實現,從而更好地經營企業,實現基業長青。
因此,家族辦公室的存在,維護著家族意志的傳承,更扮演著家族憲章維護者的角色。
接班人培養計劃
一個典型的家族辦公室,往往會參與家族企業接班人培養計劃,尤其是接班人精神層面上的培養。教育和實踐的規劃都應以培養一個企業繼承人為方向,並且應該是一個通常為 5-10 年的長期計劃。
作為父母和企業的所有者,企業家希望下一代繼承到哪些權力、職責和特權,這些都應體現在其人生規劃中。
這種培養計劃,不同於一般機構提供的優秀教育資源,而是依據家族傳承的目標,協助家族成員不斷意識到他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為什麼選擇新加坡家族辦公室
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高凈值群體通過建立家族辦公室,不僅有助於財產管理、財富增值,還能幫助家族獲取海外身份。
這其中,新加坡家族辦公室又尤其受到歡迎,新加坡金管局在今年指出,從2016年到2018年,新加坡家族辦公室數量成長四倍。
01為何選擇新加坡?
新加坡不僅引領亞洲國家之先,建構家族辦公室體系,還致力於整體金融環境的友善,尤其低稅率制度也是聞名國際。
新加坡公司僅須一年申報一次公司所得稅,基於利潤徵稅,稅率僅為17%,更在2008年取消遺產稅。新加坡各個政府部門還為企業提供了多項稅收鼓勵和減免措施。
自稅務年度2020起,新成立公司首三年10萬新幣以下應稅收入享有75%稅務減免,後續10萬新幣應稅收入享有50%稅務減免,企業最高可享12萬5新幣的應稅收入減免。

落地新加坡的知名企業
新加坡還是東協成員國,東協10國零關稅自由貿易;東協10國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即「10+1」。「東協XX」製造產品更容易進入歐盟和美國市場,有效突破國際貿易壁壘。
企業出海或赴新加坡創業,可以自雇形式為自己申請EP就業准證,並在居住兩年後為家人申請永居資格,實現經商和移民的雙重獲益。
02都有誰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
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
2月3日,據相關媒體報道,全球第九大富豪、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的家族辦公室在新加坡設立了一個分支。

布林的家族辦公室近日向監管機構提交的文件顯示,該公司去年年底在新加坡設立了一個辦事處,其副首席投資官瑪麗-楊(Marie Young)被任命為該部門的主管。
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顯示,布林的凈資產約達865億美元。他是最新一位利用新加坡的低稅率、安全性對資產進行配置的超級富豪。
對沖基金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公司的創始人瑞·達利歐也準備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以管理他在這一地區的投資和慈善事業。

橋水基金創造了超過20%的年平均投資回報率,管理基金規模超過1500億美元,累計盈利450億美元,達利歐的個人凈資產超過150億美元。
戴森公司創辦人James Dyson
2019年,以生產無葉風扇和吸塵器等家用電器聞名的戴森公司的創辦人James Dyson,以身價估計達119億英鎊,在英國富豪榜排名第二。

他的家族辦公室也落戶在新加坡,並通過這一途徑獲得新加坡綠卡。
海底撈老闆張勇
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不但攜妻雙雙加入新加坡籍,更將其全部身家通過離岸家族信託持有。
據悉,張勇夫婦把千億信託一分為二,一部分為家族信託Apple Trust,持有公司47.84%股份;另一部分為其妻子的家族信託Rose Trust,持有海底撈14.85%的股份,兩個信託的受益人都是夫妻二人。

他們的這一操作,一方面是將千億資產一分為二,可以隔離夫婦關係變動引起的公司股價波動風險。另一方面,因為新加坡對海外收入免稅,又避免中國新個稅反避稅實施後可能面臨的稅務風險。
新加坡家族辦公室(13R/13X)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推出的家族辦公室計劃(13R&13X),由於投資門檻較低,申請條件簡單,推出之後受到廣大高凈值客戶的青睞。
通過該計劃,申請人可通過自雇的方式獲得新加坡工作準證(EP),同時也是新加坡稅務居民身份,工作準證EP後期滿足條件後也可以申請轉永居!
01新加坡家族辦公室常見架構
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架構主要是由主申請人在新加坡設立由自己或家庭成員一起成立的兩家公司, 一個是基金戶頭, 一個是基金管理公司(家族辦公室)。
家族辦公室的控股人可以是個人或者控股公司形式。控股公司可以由信託公司持有,以確保財富的隔離,大致框架如下:

投資人100%持有其投資基金,包括銀行帳戶存款,保險,債券股票,其他金融產品等等。
管理公司(家族辦公室)將提供日常的財富管理運作,管理人可通過管理自己的家族辦公室的方式申請新加坡的工作準證EP。
02基金稅收激勵計劃
在新加坡成立的基金滿足特定條件後可以申請更優惠的免稅政策。目前新加坡基金可以申請的稅收激勵計劃有3種。
1.離岸基金稅收激勵計劃 – 13CA (Offshore Fund Tax Incentive Scheme – 13CA);
2.在岸基金稅收激勵計劃 – 13R (Onshore Fund Tax Incentive Scheme – 13R);
3.增強型基金稅收激勵計劃 – 13X (Enhanced Tier Fund Tax Incentive Scheme – 13X);
其中,最常使用的是13R(在岸基金稅收激勵計劃)和13X(加強版離岸基金稅收激勵計劃)。
在岸基金稅收激勵計劃 - 13R

公司架構要求:
成立基金以持有家族資產(也稱為「資產持有實體」或「基金實體」)
成立家族辦公室來經營並管理該基金(也稱為「服務性實體」或「基金經理」)。
兩個商業實體均為註冊在新加坡的法人公司(在新加坡金管局註冊或擁有CMS執照或有明確豁免CMS執照)。
需滿足以下條件:
需經新加坡金管局批准,並獲得批准證明;
獲新加坡金管局批准後,投資策略/目標沒有產生任何變化;
每年在本地產生的商業費用支出不低於20萬新幣(約100萬人民幣,含基金管理費支出);
使用以新加坡為基地的基金管理人;
該基金法人公司不可由新加坡投資者直接或間接持有,也不可由新加坡投資者作為最終受益人全部持有。
稅務處理:
稅務減免可用於該經金管局批准的公司,在新加坡的由基金經理管理基金產生的特定投資收入。
加強版離岸基金稅收激勵計劃 - 13X

公司架構要求:
成立基金以持有家族資產,基金實體可以是離岸基金或新加坡在岸基金。
成立家族辦公室來經營並管理該基金。
基金經理應當是註冊在新加坡的法人公司(在新加坡金管局註冊或擁有CMS執照或由明確豁免CMS執照。
需滿足以下條件:
經新加坡金管局批准,並獲得批准證明;
申請時擁有5000萬新幣(約2.5億人民幣)的最低基金規模;
獲得新加坡金管局批准後,投資策略/目標沒有產生任何變化;
每年在本地產生的商業費用支出不低於20萬新幣(約100萬人民幣,含基金管理費支出);
若基金實體為註冊在新加坡的法人實體,則使用以新加坡為基地的基金管理人;
家族辦公室僱傭了至少3個專業投資人員(每人月薪不少於3500新幣)。
對新加坡稅務居民的投資者不限制,但無法同時享有其他新加坡稅務優惠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