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之後,朋友從國外來新加坡出差,喝了可樂都表示:怪怪的。
因為在新加坡快餐店和超市買的可樂,都是less sugar減過糖的。可樂可能不那麼好喝了,但是人卻會健康很多!


▵沒得選,不是少糖就是0糖
當時還上了微博熱搜!引發中國小夥伴熱議!

也難怪新加坡「出手」,糖尿病已經成為新加坡的「健康killer」,本地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在已開發國家中,排名2nd! 9名新加坡人當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 而且,大家攝取糖分的主要來源,就是高糖飲料。平凡無奇一小口,等於乾了一杯糖~

當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雀巢、馬來西亞乳業、F&N食品、Pokka、Yeo Hiap Seng這7家飲料製造商馬上自願承諾(滿滿求生欲),旗下飲料含糖量降至12%甚至更低。

為了健康,向鹽「宣戰」
為什麼新加坡對鹽出手?主要是——大家吃的太咸了!

新加坡向鹽「宣戰」:國民每日鹽攝取量超過建議水平的60%
本地人平均每日攝取3600毫克的鈉,相當於近兩勺的鹽。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日量,高出近一倍。直接結果是什麼?
本地高血壓發病率過去10年間,直接飆高15%!中風、心臟病、高血壓,都來了!
這不,全國減鈉運動,來啦~新加坡展開數年運動,目標是在5年內把每人每日的鈉攝取量減少15%!掐指一算,每天少吃1/4勺鹽!
主要的措施有,鼓勵低鈉鹽代替普通食鹽,推出較為健康的K-salt,也會給小販中心業者提供津貼,減少低鈉鹽帶來的高成本壓力。

禁止反式脂肪
小編刷抖音,看到了一個視頻——千萬別給孩子吃這些了,有反式脂肪!
裡面講到,人工反式脂肪已經被世衛「拉黑」,在人體里很難代謝,比青春痘還頑固?!你還往家裡買??? 可能導致肥胖!記憶力下降!甚至變笨?!

▵來源:抖音
嚇得我趕緊查資料,給娃排雷!
沖泡奶茶、3合一速溶咖啡、泡麵、餅乾、蛋糕,都可能存在反式脂肪......

我是一頓操作猛如虎,翻找資料、筆記記了一本子。去新加坡超市一實際操作發現—— 沒!有! 原來,新加坡早就對本地反式脂肪的管理,下了重錘!

從2021年6月起,新加坡加工食品中不允許再含有部分氫化油。 所有在新加坡售賣的食品成分,包括脂肪、油和包裝食品,都不得含有部分氫化油(partially hydrogenated oils)。 做的有多絕? ◉ 食品製造商得確保生產過程中沒有使用部分氫化油; ◉ 零售商和進口商也要確保他們銷售的食品中不含這類成分;

全島實行的「禁酒令」
根據新加坡禁酒令,每晚10點30分至次日早上7點,新加坡公共場所禁止飲酒、零售商也不能賣酒。(在自己家喝可以,但要在晚上10點半之前購買,不然就買不到了。) 現在,只是恢復到疫情前可以在餐廳、咖啡廳、酒吧喝酒的規定。 禁酒令規定中,連酒精飲料和酒精產品過了時間沒有許可都不能賣,到了晚上十點半,超市和便利店的酒櫃就被鎖起來了!

▵朗姆酒口味的冰淇淋也不行!!!
幾乎全島「禁菸」
前幾天去烏節路,看到一小撮人擠在小格子裡,好像在罰站。原來,是「菸民」在抽菸......在烏節路抽個煙,是真遭罪!
2019年烏節路禁菸,想抽菸只能「畫地為牢」,擠在指定的格子裡。

▵Photo: Facebook screengrab- DSA filled with smokers
這陣子,更多公園、休閒場所和沙灘將禁止吸菸,到時所有國家公園局管理的公園和園林將成為禁菸區。 不僅如此,新加坡還在香菸的包裝上用足心思:又嚇人又丑,讓你看了就不想抽。

可以吸菸的年齡也提高到21歲,也就是說,在新加坡18歲都可以結婚了,但不能買煙! 售賣香菸的地方也不能公開展示香菸,要求放在有遮擋的柜子里......

▵Photo: Gabriel Choo/ Yahoo News Singapore
而且,在新加坡認準健康標籤
就是低糖、減鹽、
加入了粗糧的健康選擇!
不需要自己去慢慢排雷
有這個標籤,意思是和同類產品相比
通常全穀物、鈣含量較高
而鈉、糖和飽和脂肪含量較低
很多飲料沿用了這個標籤
就不會再標註A和B級別
說明也是健康選擇

新加坡HPB還免費給民眾
發運動手環
多走路,還能根據步數
贏取超市代金券什麼的~

做的可謂面面俱到!
其實,在新加坡當初禁止
高糖飲料打廣告之後
新加坡占了70%的市場份額的
一些飲料品牌公司就紛紛減糖
致使甜味飲料的糖消耗量
以每年約30萬公斤的速度降低!

現在,全島飲料貼標籤這事兒
新加坡又做到了!
甚至事無巨細到飲料里的
珍珠、冰淇淋等配料也標記清楚!
真的是為了國民的健康
多麻煩、多難也會落地執行!
新加坡的暖心
這次我們真的感受到了!
給你一個大大的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