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當今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商業環境中,新加坡家族辦公室正以獨特的姿態嶄露頭角,為企業家家族的財富傳承和創新注入新的活力,同時新加坡擁有穩定的商業政治環境、健全的法律制度,以及強大的金融、投資和財富管理人才庫,並且還提供有利的稅收環境,所以新加坡一直是高凈值和超高凈值人士選擇設立家族辦公室的熱門地方。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積極尋求跨界合作和全球化布局,拓展企業家家族的影響力和業務範圍。通過與投資基金、創業孵化器和行業領軍企業的合作,家族辦公室能夠實現資源共享、風險分散和創新合作,為企業家家族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可以說,辦理家族辦公室是很多高凈值人士移民新加坡的一個相對主要的方式,在早些年,英國詹姆斯·戴森、對沖基金教父達利歐、香港首富李嘉誠、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夫婦等富豪,都在新加坡設立了家族辦公室。

在這些高凈值人士的帶頭下,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數量,也已從2020年底的400個增加到2022年的1,100個,兩年來飆升了近3倍。相比在2018年,在新加坡僅有27家家辦,數量同比則翻了約41倍。

隨著這些年數量的激增,為了提高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吸引高科技人才,創業者和投資者,促進創新和經濟增長,家辦申請的門檻提高和政策的收緊幾乎是必然的趨勢。
在2022年4月,新加坡政府就曾宣布變政,將家族辦公室申請時基金的最低資產管理規模從500萬新幣提升為1,000萬新幣,且要在兩年內增加到2,000萬新幣,並明確要求至少10%的資金投資到新加坡本地市場。
然而,就算門檻逐漸提高,仍難擋高凈值人士的進駐熱潮。

所以,就在本月(2023年7月5日),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申請門檻再一次被提高,首年投資金額翻倍至2,000萬新幣,同時,這一次的調整對投資人和投資方向有了更明確的要求,也更完善了政策里一些細節的把控。
具體新規如下:
1. 第一年直接需要2000W新幣,在遞交申請的時候2000W新幣(13O)或者5000W新幣(13U)必須已經到位而且一直保持;
2. 僱傭至少2名專業經理人,其中一位是非家族成員(只能申請一張EP)。也就是說,夫妻雙方(2個EP)變為1個EP其中1位基金管理人必須是非家庭成員;
3. 細化了最低資金的投資方向。
資產規模
原本在申請13O時只需滿足1,000萬新幣的投資門檻,2年內達到2,000萬新幣即可。
而新規要求2,000萬新幣須在遞交正式申請前一次性到位且始終保持,這就意味著緩衝期被取消了。
職業投資人
原本13O要求僱傭的兩位職業投資人均可為家庭成員,且申請時僅僱傭一位亦可,第二位享有1年的寬限期。而13U要求僱傭的三位職業投資人中至少一位須為非家族成員,非家族成員職業投資人的僱傭同樣享有1年寬限期。
新政下,13O需要僱傭至少兩名專業經理人,其中一位不能是家族成員(只能申請一張EP)。也就是說,夫妻雙方(兩個EP)變為一個EP,其中一位專業經理人必須是非家庭成員。
同時新政還對職業投資人有一定要求:
教育背景——至少相關學歷或專業資格證
相關經驗——從事投資管理或併購
商業花費
原本13O與13U的最低開支分別在20萬新幣與50萬新幣,新政雖未提高門檻,但做出了分層框架計算方式的補充及更新,且二者均須滿足當地業務支出為至少20萬新幣。

圖源:Rahah&Tann Asia
投資要求
細化了最低資金的本地投資方向,其中新增了氣候相關投資及混合融資架構,滿足要求的投資可以按1.5倍或2倍放大。



圖源:Rahah&Tann Asia
本次新政自頒布立即實施,所有在2023年7月5日上午10點後提交13U和13O申請,均適用新政,在這之前提交的客戶則不受影響。
鑒於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不斷增加以及新加坡政府對於本國資產和財富管理行業發展的承諾和支持,對與這次提高申請家辦門檻我們並不感到意外。同時,在符合最低支出要求和資本配置要求的條款里,認可了對本地慈善捐款和與氣候相關的投資,這無疑給新加坡的單一家族辦公室提高了它的投資組合多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