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專家提醒:接種mRNA疫苗有患心包炎風險,千萬別做劇烈運動
新加坡冠病疫苗專家團在審查了進一步的疫苗安全數據後修改建議,認為接種第一劑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後出現延遲性、非嚴重皮膚反應者,以及出現非特異性皮膚症狀的人,都適合接種同款第二劑疫苗。

(圖:來源自網絡)
昨天,新加坡冠病疫苗專家團發表聲明時說,新加坡那些在接種第一劑mRNA疫苗後出現輕度或非特異性皮膚反應的人,之前被認為沒有資格再接種同款疫苗,這導致這些人被拒絕繼續接種。
綜合國際證據及新加坡的經驗,專家團在進行審查後認為,出現特定皮膚反應的人,如今可以繼續接種同一款疫苗。這些皮膚反應包括:接種疫苗超過四個小時之後出現的非嚴重皮膚反應,且不帶其他症狀;非特異性皮膚症狀,如瘙癢但無皮疹或注射部位以外出現的紅斑或濕疹,以及潛在的皮膚狀況,如銀屑病(psoriasis)和濕疹(eczema)復發。
專家團表示,這將讓更多人能夠安全地完成疫苗接種。專家團也建議這些人回到接種第一劑的地點,以便重新評估資格,完成接種。

(圖:來源自網絡)
另外,新加坡和國外數據持續顯示,接種mRNA疫苗後存在一些發生心肌炎或心包炎的風險,並且主要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和接種第二劑之後。
據衛生科學局發布的第五份疫苗安全監測報告,接種第二劑之後出現症狀的總體發病率為每10萬劑有1.06起,30歲以下男性接種第二劑後的發病率則為每10萬劑有4.84起。
儘管之前大多數病例都發生在接種一周以內,但已開始接獲一些發生在接種後第二周的通報。

(圖:來源自網絡)
作為進一步預防措施,專家團建議所有的接種者,尤其是青少年和年輕人,在接種任何mRNA疫苗後的兩周內,應避免進行劇烈運動或體力活動,此前的建議是一周。
這段期間,人們若出現胸痛、呼吸急促或心悸情況,都應及時就醫,提供疫苗接種者也應向公眾告知這一點。
專家團也透露,目前為止,年輕群體中與疫苗相關的心肌炎病例大多病情較輕,他們對於治療反應良好,並且正在康復或已經出院,這也與國際上觀察到的一致。
專家團下來也將繼續監測關於冠病疫苗接種的數據和發展,根據需要更新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