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中,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有兩個
一個是冬天沒有暖氣的南方室內
另一個就是新加坡的空調房
對於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來說,儘管一年四季都是夏天,每次看到衣衫輕薄的遊客從機場出來都難免會搖搖頭。

居民樓的空調外機(圖/infobae)
「來新加坡後才知道這裡是有冬天的。」
「五年前我媽老喊我穿秋褲,自從來了新加坡,我自己就穿上了護膝,因為已經被凍出了老寒腿。」
「新加坡熱到沒空調真是活不了,但吃頓飯的功夫我就得跑到外面解凍幾次。」
一切要從上了被吐槽「在運輸生鮮」的新加坡航空開始。

很多廉航也會把空調開很低,目的是為了讓你花錢租它的毯子(圖/facebook)
「對新加坡航空最大的感覺就是冷,我披了兩張毯子都還在顫抖,空姐看我已經冷到不行之後,很貼心的又給我送上美味冰激凌(微笑)。」

圖/dispatch
但公交車才是新加坡最冷的地方。

「誰說新加坡很熱的?公交車的窗戶都在滴水,下車眼鏡會起霧,估計買點兒水果放上面一周也壞不了。」
「作為一個北方人,在新加坡淋了點雨上了公交車,手裡拿著冰牛奶的我人生第一次感到真的要凍死了 ,到了商場果斷出手買了一個圍脖和一個羊毛披肩才勉強禦寒。」

唯一能與公交車相媲美的恐怕只有新加坡的電影院了(圖/2ser)
「新加坡的冷氣都是停屍房的標準。第一次去電影院朋友有提醒我多帶衣服,我心想能有多冷,就自以為是的只帶了一個長襯衫,結果看到一半我就搶了他的加絨外套,即便如此還是冷到渾身哆嗦。」
「已經不是第一次在新加坡看電影了,有備而來的我仍舊被凍的完美融入風雪交加的場景中。」

圖/dailyedge
儘管大多數人認為空調開這麼低是為了省電,但許多在新加坡旅行/生活過的人卻有另外的解釋。
「新加坡這個被西方國家稱為『Fine City』(罰款城市)的地方制度很嚴格,不聽話就罰款。他們很適應健身房18度的室溫,因為在新加坡那就是默認空調溫度。曾經在國大上課時我偷偷把空調調到24度,不久教授就自言自語空調壞了吧,然後打電話叫技術部門把空調又調回了十幾度。」
「之前一輛公車只是因為空調壞了就被投訴了(新加坡人可能是世界上最能投訴的人種)。」

313百貨公司的手扶梯(最大圖)(圖/xuite)

地鐵站(圖/xchangehousing)

馬路上到處都是(圖/twitter)

公園(圖/xuite)

機場的行李車(圖/xuite)
「新加坡人最大的優點就是熱愛運動,馬路上經常能看到很多四五十歲的大叔在跑步,即使頭髮花白滿臉皺紋但身材都很fit,身體素質好肯定就不怕冷啊。」

在公園裡晨練的人們,只要是公寓都配有免費的游泳池和健身房(圖/climateinfo)

新加坡的中餐基本不怎麼放鹽,油也很少,但確實健康(大多數新加坡人都習慣在外吃飯)(圖/sigadirectory)
「今天坐公車就順便問了下一位華人老司機,人家的回答讓我哭笑不得,第一,為了除蟲(限制吸血臭蟲,吸血蟲的繁殖能力和活躍度),第二,這是個提倡精英文化的地方,首先要照顧西裝革履的人士,天氣那麼熱容易出汗誰也不想女士妝都花了男士渾身臭汗來辦公開會啊。」

新加坡街頭的上班族(圖/straitstimes)
其實不光是新加坡,美國,日本和香港等地都是這種情況,無論是鬧市區的商場,寫字樓,哪怕是路邊一個普通超市都如冬天般寒冷。
「美國室友都是什麼體質,都零下了還開冷空調,於是我們開始了調冷調熱拉鋸戰。」
「早上從一個酒店退房,冷氣開到能把人凍僵,下午入住另一家酒店,居然開暖氣了,好像走進桑拿房。地鐵里開著暖氣,宣講廳開著冷氣;這個圖書館開著暖氣,另一個圖書館開著冷氣。二十多度這麼舒服的溫度,美國就不能關了空調打開窗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嗎?!」
「我覺得美國人是很難伺候的,夏天空調就要開得冷死人,然後秋天開始變冷就說太冷了,可是現在的冷不就是和你夏天空調的冷差不多嗎?」

上個廁所都能凍到發燒(圖/buzzfeed)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明明去的是熱帶國家/夏天,最後卻被凍到感冒。
旅途中你在哪裡遇到過冷「死」人的空調?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先來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