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今日公布了全球競爭力報告,新加坡在全球63個國家與地區中脫穎而出排第一,美國則跌落第三位,中國大陸排在第14位。這也是新加坡時隔九年後,再度登上榜首。
報告統計全球63個經濟體,以「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及「基礎建設」四個項目評分。
IMD指出,新加坡全球競爭力居首,有賴先進的科技基礎建設、技術熟練的勞動隊伍、良好的移民條例,以及高效率的機制協助創業。

這四大因素使新加坡在時隔九年後,重登榜首。在四個主要評估環節中,新加坡在政府和企業效率,以及經濟表現方面,排在前五名。基礎建設方面則排名第六。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也在Facebook分享了這則消息,並表示,新加坡面對多方面的競爭,必須保持開放的態度,善用人才、科技以及不斷的培訓,才能面對未來的挑戰。

美國由第一滑落至第三,顯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減稅振興經濟方案褪色。
IMD稱,在國際政治和貿易關係的快速變化下,2019年全球市場將是高度不確定的一年,全球競爭力主要變數為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亞太區的表現較為優異,歐洲則深受經濟不確定性影響。

IMD全球競爭力排名2019:中國大陸下跌一位排名第14。(圖片來源:法新社)
2019年IMD全球競爭力排名
排名
經濟體
變動
1
新加坡
2位
2
中國香港
-
3
美國
2位
4
瑞士
1位
5
阿聯
2位
6
荷蘭
2位
7
愛爾蘭
5位
8
丹麥
2位
9
瑞典
-
10
卡達
4位
11
挪威
3位
12
盧森堡
1位
13
加拿大
3位
14
中國大陸
1位
15
芬蘭
1位
16
中國台灣
1位
17
德國
2位
18
澳洲
1位
19
奧地利
1位
20
冰島
4位
新加坡地緣狹小,但是能量爆棚。東南亞高度發達的經濟體,扼住馬六甲咽喉要道,世界四方的人們、文化這裡碰撞、交流、融合,儼然一隻視野寬廣的萬花筒。
相繼公布的榜單也證明,新加坡在國家競爭力以及人才競爭力方面都是全球首屈一指的!
與往年相比,2019年亞洲的整體競爭力有以下特點:
第一、亞洲經濟一體化的持續推進,亞洲各經濟體開始享受一體化帶來的紅利;
第二、亞洲整體競爭力增強,而且主要經濟體經濟形勢表現出趨穩向好、穩中有升的特點;
第三、亞洲經濟體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不斷增強;
第四、各經濟體競爭力強弱有固化的傾向,但綜合得分之間的差距在縮窄。
卓越的教育制度
在眾多優勢中,新加坡的「教育制度質量」是最受關注的(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在迎合經濟體競爭力的需求方面名列前茅)。
新加坡教育的一大務實理念:教育必須與經濟發展密切配合,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特別是中小學教育,它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環。
新加坡教育制度發展的四個階段
第一、生存導向階段(1959-1978),適應工業化發展需求;
第二、效率導向階段(1979-1996),適應技術資本密集型需求;
第三、能力導向階段(1997-2011),適應知識經濟社會需求,配合「重思考的學校,好學習的國民」運動,幫助每位學生髮揮自身潛能;
第四、價值觀導向階段(2012-至今),適應創新型社會發展需求,以價值為導向,注重學生思考能力、進取心和自信心。
在以價值觀為導向的教育制度下,新加坡通過一系列計劃和政策幫助孩子們與世界接軌,包括協同發展的「雙語制度」、立交橋式的「分流制度」,各種符合學生興趣的課程計劃等等。
儘管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仍存在問題,但相較於其他國家來說已經走在最前列,而且新加坡政府也在不斷的調整教育體制,希望為孩子們建立全球最優秀的發展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