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又迎來了一波移民熱潮,5萬永久居民(PR)成功獲批,這些新加入的新加坡PR中,不乏一些職業背景獨特的申請者,他們憑藉出色的專業技能和獨特優勢,在新加坡這片土地上站穩了腳跟。
然而,在這光鮮亮麗的數字背後,卻隱藏著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已有上千人PR續簽被拒!

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難道成為新加坡PR並非高枕無憂的選擇嗎?
本文將為您揭開背後的真相,帶您一探究竟。
「抱怨」頻出
近期,網絡上湧現出眾多關於新加坡永久居民(PR)申請被拒的抱怨和困惑。
許多申請者不解,為何眾多申請者中唯獨自己的申請遭到了拒絕。
實際上,這樣的情況並非個案。

分析這些被拒案例,我們發現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頻繁離境:
一些申請者可能因為頻繁離境新加坡,導致移民局對其居留意願產生質疑。
缺乏社會貢獻:
在新加坡,除了基本的居住要求外,還需要申請者有一定的社會貢獻,如參與社區活動、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等。缺乏這些貢獻可能導致申請被拒。
材料造假:
誠信是任何國家移民申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旦發現申請材料存在造假行為,申請者將失去政府的信任,申請也將遭到拒絕。
違反法律:
任何違反新加坡法律的行為都可能導致PR申請被拒。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和公正的基礎,任何違法行為都將受到嚴懲。
未及時更新REP:
REP(Re-Entry Permit,再入境許可)是新加坡給予某些外國人的特殊許可,允許他們在離開新加坡後重新入境。若申請者未及時更新或REP失效,將可能無法再次入境新加坡。
官方發言

新加坡內政與國家發展部發布:過去五年里,約52400名已退休的新加坡永久居民(PR)申請更新再入境許可(REP)。
然而,在這批申請者中,僅有2%即1048人的續簽申請遭到拒絕。
新加坡官方指出,從2010年至2014年的數據看,退休人員的PR拒簽率同樣穩定在2%左右。
拒絕續簽的主要原因在於這部分PR長期不在新加坡居住,且在新加坡沒有直系親屬。
這一消息在新加坡的PR社群中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討論。
許多正在新加坡工作的PR開始擔憂:「如果我長期不申請轉為公民,退休後無法再繳納中央公積金(CPF),我的REP還能否得到續簽?」
對於這一疑慮,官方給出了明確的回應:只要PR符合當前的續簽標準,不論其是否在職、是否有薪酬收入,只要他們繼續為新加坡做出貢獻,並且滿足其他相關條件,他們的REP都可以得到續簽。
這意味著,即便退休,只要PR與新加坡保持緊密的聯繫和貢獻,他們的永久居留權仍然可以得到更新。
大家也發現了,REP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那麼REP是什麼呢?
REP是什麼

REP全稱Re-Entry Permit,再入境許可。
即使持有pr身份,不論有什麼理由必須離開新加坡,都必須遵守REP的要求。
即使持有PR身份,無論因何原因出國,都需持有有效的REP。
若未持有有效REP或REP過期,在國外居住時將導致永久居留身份證失效,進而PR身份自動終止,恢復難度較大。
最新政策規定,新加坡PR在國外時,REP到期後的更新申請時間從一個月延長至半年,提供了更多續簽靈活性。
但為確保PR身份不受影響,建議在REP到期前三個月內提交更新申請,避免錯過續簽時機。
如何更新?

對於在新加坡境內的申請者:
申請方式:網上遞交申請
處理時間:通常在申請後的一個工作日內出結果
對於在海外的申請者:
網上申請:
申請方式:通過新加坡移民局網站提交申請
處理時間:1-5個工作日內收到結果
通過新加坡駐外大使館或領事館申請:
申請方式:前往所在國家的新加坡大使館或領事館提交申請
處理時間:通常需要4-6周,建議提前兩個月提交申請
雖然有很多人的PR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被拒了,但實際上新加坡是極度缺乏人才的,PR的申請率和接受率也一直在增長。
新加坡就業市場現狀
根據新加坡人力部發布的最新《勞動市場報告》,去年新加坡的總就業人數增加了8.84萬人。

其中,外籍人數達到了8.35萬人,而本地公民和雇員永久居民( PR)僅新增了4900人就業。
這一數據似乎驗證了那些擔憂的聲音,即外來勞動力正在大量湧入新加坡,擠占了當地人的工作機會。
真相:新加坡勞動力已近飽和
新加坡的本地勞動力已經接近飽和狀態,這意味著提供新增的就業機會已經非常有限。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要想擴大規模或滿足業務需求,已難不轉向外籍勞動力。
這並不是企業不願意聘用本地人,而是本地勞動力市場的現實情況所迫。
新加坡已經幾乎達到全民就業,終止的群體主要是因為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機會或改變了生活方式。
長期以來一直堅持保持在較低水平,說明新加坡的就業市場整體上是非常健康的。
不同行業的就業狀況
雖然新加坡的本地勞動力已經飽和,但對於整體經濟來說,仍然面臨著人力不可忽視的問題。
特別是在某些特定行業,如住宿與餐飲服務業、建築業和批發與零售貿易業等,職位空缺率這意味著,外籍勞動力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些空缺,但新加坡仍然需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來推動經濟的發展。
針對這些挑戰,新加坡政府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 01
首先,政府大力推進工作改造計劃,通過培訓和再培訓提高當地勞動力的競爭力和適應能力。
02
此外,政府還提高了轉業計劃的工資金支持上限,以鼓勵僱主為員工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
03
同時,政府也在積極吸引外籍人才。除了放寬移民政策外,還通過提供優惠政策和良好的工作環境來吸引全球頂尖人才來新加坡工作和生活。這些措施將有助於新加坡在全球競爭中保持活力領先地位。
新加坡生育率創新低,未來或放寬移民政策
近日,新加坡2023年的整體生育率數據引發關注,僅有0.97,幾乎達到了建國58年來的新低。
這一數字低於1.0,標誌著新加坡正式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意味著新生人口數量將減少於上一代。

回顧十年的數據,新加坡的生育率下降趨勢明顯明顯,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不生育。
這種趨勢對新加坡過去的人口結構和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必然的影響。
為了彌補人口缺口,新加坡政府可能會考慮放寬移民政策,吸引更多的外籍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