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體育學校剛在今年4月慶祝成立20周年。(海峽時報)
受害者防不勝防
創立於2004年的新加坡體育學校(簡稱體校)為學生提供綜合體育和學術課程,旨在為國家培養運動員,以期在運動場上為國爭光。
但從周二(11月12日)的媒體報道來看,這所學校的部分學生倒是讓這所學府蒙羞了。
據報道,一些體校學生涉及使用深偽(deepfake)科技製作假裸照,警方已在調查此案。
《海峽時報》引述一名讀者的電郵稱,受害者除了體校的女學生,連教師都成為涉事學生的目標,許多女學生的家長已向警方報案。
另一名受害者的家長向亞洲新聞台透露,涉事男生在今年6月開始製作假照片,並通過聊天應用WhatsApp溝通。
這名家長也說,涉事男生分成兩組,一組製作假照片,另一組則負責散布照片。
他表示不清楚確切人數,但聲稱涉事的「不只是一兩人,而是一大群男生」。

一名受害者家長告訴媒體,涉事學生利用聊天應用WhatsApp溝通。(取自臉書)
體校是寄宿學校,由於名額有限,每年只收大約100名學生,在該校就讀的學生年齡都介於13-18歲。
十多歲的少男正值青春期,也許難免對異性產生幻想。
但當他們利用科技「實現」這些幻想,還散布這些圖像,那就是對女性異常不尊重。
這種行為錯在哪裡,其實只要一道問題就可以解釋:
如果假照片中出現的是你的母親、姐妹,還是任何女性親友的臉孔,你會有什麼感想?
此外,利用這類深偽科技移花接木,實在是令受害者防不勝防,因為罪犯哪怕是利用手機拍攝或是通過社交媒體平台,都能在受害者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獲取她們的照片,再利用科技輕易製成假照片,甚至視頻。

深偽技術可以讓用戶將一個人的臉孔「移植」到另一張圖片上。(ALAMY)
新加坡體育學校在發給家長的短訊中透露,已經開始處罰涉事學生,包括體罰、禁止參加體育交流團、以及暫停上課、訓練和住宿等。
這樣的懲罰是否足夠,網民看法不一:
有人主張直接開除涉事學生,以免受害者繼續和他們在同一所校舍求學、受訓而產生心理陰影;
也有人指出,開除他們等同於斷了他們改過自新的路,他們更需要的是輔導、教育和監督。
但除了懲罰涉事學生,還有兩件事或許更重要:
一、讓受害者得到保護,避免她們對上課和訓練產生恐懼,因為這起案件中的加害者不僅是受害者幾乎天天在學校面對的同學,還可能是隊友;
二、如果涉案男生真的像上述家長說的那樣是「一大群」,那就是校內文化需要檢討的一個警訊了。
加重法律刑罰自然是遏制深偽色情犯罪的其中一個途徑,以韓國為例,其政府就在10月10日表決通過了《性暴力處罰法》修正案,持有、購入、保存或觀賞深偽色情內容者,可被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罰款3000萬韓元(約2萬9000新元)。
然而,加重刑罰始終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及早教育青少年如何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兩性關係,避免類似行為蔓延開來,或許才是關鍵。
若等到人人自危,人們覺得無法信任身邊任何人才採取行動,就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