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7月29日宣布,將聯合國立健保集團和南洋理工大學開展一項針對亞洲人皮膚老化問題的研究項目,名為「皮膚老化與保養計劃」(Cutaneous Ageing & Maintenance Programme,簡稱CAP)。該項目已獲得政府1390萬元的科研資助。

填補亞洲皮膚老化研究空白
新科研皮膚研究實驗室將主導這項研究,旨在深入探討亞洲人隨著年齡增長所面臨的皮膚問題,如皮膚變薄、持續瘙癢和屏障功能下降等。研究團隊將驗證亞洲皮膚老化可能與全身炎症有關,這一炎症反應可能影響皮膚維持其結構和彈性的能力。
全球視角下的亞洲皮膚問題
皮膚問題在全球醫療開銷中位列第四,影響約18億人。然而,現有研究多集中於白種人,對亞洲人皮膚的專項研究相對較少。新加坡的多元人口結構,為研究亞洲人皮膚問題提供了獨特的機會。
亞洲皮膚特性與環境因素
亞洲人皮膚含有較多黑色素,具有更強的防曬能力,但同時也更易出現色素沉積和疤痕。亞洲地區的高溫和強烈紫外線也對肌膚老化有特殊影響。
建立亞洲皮膚資料庫
新科研皮膚研究所執行董事沃特森教授強調,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深入理解皮膚衰老過程對於提升生活質量至關重要。研究團隊計劃在四年內建立一個包含健康和患病老齡皮膚的資料庫,涵蓋圖像、生理測量數據和分子圖譜等,並將製作二維和三維模型。
推動醫療保健與經濟發展
此項研究不僅將增進對亞洲人皮膚病的理解,還預計將推動相關治療和預防方案的開發,對醫療保健行業和經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